<address id="thnfp"></address>

    <address id="thnfp"><th id="thnfp"><progress id="thnfp"></progress></th></address>
    <listing id="thnfp"><nobr id="thnfp"><meter id="thnfp"></meter></nobr></listing>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  (http://m.gangyx.cn/bbs/index.asp)
    --  財務專業知識交流  (http://m.gangyx.cn/bbs/list.asp?boardid=10)
    ----  [注意]新準則中應付福利費如何處理  (http://m.gangyx.cn/bbs/dispbbs.asp?boardid=10&id=10576)

    --  作者:yuanyw
    --  發布時間:2008/1/1 23:20:32
    --  [注意]新準則中應付福利費如何處理

    執行新準則德企業職工福利費應如何處理?

            由于新準則取消了原“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會計科目、增設“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按照“工資”、“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解除職工勞動關系補償”等應付職工薪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即將職工福利費列入職工薪酬范圍核算。  《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應用指南規定:“沒有規定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的,企業應當根據歷史經驗數據和實際情況,合理預計當期應付職工薪酬。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大于預計金額的,應當補提應付職工薪酬;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小于預計金額的,應當沖回多提的應付職工薪酬。”

      原來工資總額的14%屬于稅法規定的扣除比例,不屬于財政部規定的企業計提比例(會計處理應遵循財政部的有關規定)。因此,職工福利費屬于沒有規定計提比例的范圍。

      在新準則下,如果有明確的職工福利計劃,即有明確的金額和明確的支付對象范圍,(例如公司有成文的福利計劃,并通過《員工手冊》等方式傳達到各相關員工)則可以計提應付福利費。關鍵還是在于福利費的余額是否符合負債的定義。以前那種提而不用的福利費是不符合負債定義的,新準則下不應繼續,即應付福利費不存在余額。

      新準則下福利費通常據實列支,也就不存在余額的問題,但企業也可以先提后用。通常,企業提取的職工福利費在會計年度終了經調整后應該沒有余額,但這并不意味著職工福利費不允許存在余額,在會計年度中間允許職工福利費存在余額,如企業某月提取的福利費超過當月實際支出的福利費,則職工福利費就存在余額。

      福利費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大于預計金額的,應當補提福利費,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小于預計金額的,應當沖回多提的福利費,借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具體操作何科目設置如下:這樣設置

           發生費用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支用數---(明細項目)     貸:現金等科目

           月末結轉時   借:管理費用---職工福利     貸: 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提取數(或:轉成本費用數)

           有人問為什么要設置支用數和提取數,這是因為期末雖然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科目雖然為零,但是這兩個明細科目余額還是存在的,我們在看科目余額時能夠一目了然,不用去翻帳了。這種設帳的方法可以用到許多特定的科目如: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收入、成本、稅金等科目。

    不執行新準則的外商投資企業的會計處理

          因為沒有執行新準則,所以沒有設置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所以會計處理比較簡單,只要在管理費用中設置應付福利費科目就可以了,發生的費用就直接  借:管理費用   貸:現金等科目。

          但是規模較大的企業還是建議按照原來的核算方式進行,還要設置應付職工福利費科目,同時也在成本費用科目中設置應付福利科目,操作是:先在應付福利費中歸集,月末再轉入成本費用的應付福利科目。這樣在計算所得稅時依據比較充分。年末如果沒有超過14%我們是據實列支,如果超支就可以直接進行納稅調整了。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