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hnfp"></address>

    <address id="thnfp"><th id="thnfp"><progress id="thnfp"></progress></th></address>
    <listing id="thnfp"><nobr id="thnfp"><meter id="thnfp"></meter></nobr></listing>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  (http://m.gangyx.cn/bbs/index.asp)
    --  財務專業知識交流  (http://m.gangyx.cn/bbs/list.asp?boardid=10)
    ----  福利費問題  (http://m.gangyx.cn/bbs/dispbbs.asp?boardid=10&id=11221)

    --  作者:swn
    --  發布時間:2008/1/21 23:30:20
    --  福利費問題
    2008年福利費任按工資比例提取嗎?
    --  作者:yuanyw
    --  發布時間:2008/1/23 11:45:16
    --  

    執行新準則德企業職工福利費應如何處理?

            由于新準則取消了原“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會計科目、增設“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按照“工資”、“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解除職工勞動關系補償”等應付職工薪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即將職工福利費列入職工薪酬范圍核算!  镀髽I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應用指南規定:“沒有規定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的,企業應當根據歷史經驗數據和實際情況,合理預計當期應付職工薪酬。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大于預計金額的,應當補提應付職工薪酬;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小于預計金額的,應當沖回多提的應付職工薪酬!

      原來工資總額的14%屬于稅法規定的扣除比例,不屬于財政部規定的企業計提比例(會計處理應遵循財政部的有關規定)。因此,職工福利費屬于沒有規定計提比例的范圍。

      在新準則下,如果有明確的職工福利計劃,即有明確的金額和明確的支付對象范圍,(例如公司有成文的福利計劃,并通過《員工手冊》等方式傳達到各相關員工)則可以計提應付福利費。關鍵還是在于福利費的余額是否符合負債的定義。以前那種提而不用的福利費是不符合負債定義的,新準則下不應繼續,即應付福利費不存在余額。

      新準則下福利費通常據實列支,也就不存在余額的問題,但企業也可以先提后用。通常,企業提取的職工福利費在會計年度終了經調整后應該沒有余額,但這并不意味著職工福利費不允許存在余額,在會計年度中間允許職工福利費存在余額,如企業某月提取的福利費超過當月實際支出的福利費,則職工福利費就存在余額。

      福利費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大于預計金額的,應當補提福利費,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小于預計金額的,應當沖回多提的福利費,借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具體操作何科目設置如下:這樣設置

           發生費用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支用數---(明細項目)     貸:現金等科目

           月末結轉時   借:管理費用---職工福利     貸: 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提取數(或:轉成本費用數)

           有人問為什么要設置支用數和提取數,這是因為期末雖然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科目雖然為零,但是這兩個明細科目余額還是存在的,我們在看科目余額時能夠一目了然,不用去翻帳了。這種設帳的方法可以用到許多特定的科目如: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收入、成本、稅金等科目。

    不執行新準則的外商投資企業的會計處理

          因為沒有執行新準則,所以沒有設置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所以會計處理比較簡單,只要在管理費用中設置應付福利費科目就可以了,發生的費用就直接  借:管理費用   貸:現金等科目。

          但是規模較大的企業還是建議按照原來的核算方式進行,還要設置應付職工福利費科目,同時也在成本費用科目中設置應付福利科目,操作是:先在應付福利費中歸集,月末再轉入成本費用的應付福利科目。這樣在計算所得稅時依據比較充分。年末如果沒有超過14%我們是據實列支,如果超支就可以直接進行納稅調整了。


    --  作者:yuanyw
    --  發布時間:2008/1/23 15:49:45
    --  

    三部委就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有關問題答問

    (二)具體規定了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的稅前扣除。

      老稅法規定,對企業的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支出分別按照計稅工資總額的14%、2%、1.5%計算扣除。實施條例繼續維持了職工福利費和工會經費的扣除標準,但由于計稅工資已經放開,實施條例將“計稅工資總額”調整為“工資薪金總額”,扣除額也就相應提高。為鼓勵企業加強職工教育投入,實施條例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共參考

    對執行原會計制度的單位可以繼續使用原有的會計制度和科目,上市公司2007年1月1日開始執行新準則,新準則全面推行到2009年以后。2211 應付職工薪酬是2006準則配套得會計制度,把應付福利費科目并到應付職工薪酬科目的下面核算


    --  作者:yuanyw
    --  發布時間:2008/1/23 15:50:27
    --  

    2007年頒布企業所得稅實施條列是這樣規定的:

    第四十條 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第四十一條 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第四十二條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第四十三條 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第四十四條 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  作者:yuanyw
    --  發布時間:2008/1/23 16:03:01
    --  

     北京市國稅局內資企業所得稅問題解答(第一期)

    5我想問一下福利費從近年開始是不是不用計提了?

        答:按照《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第六條第(三)款的規定,納稅人的職工福利費按照計稅工資總額的百分之十四計算扣除。如果納稅人在會計處理上未計提職工福利費,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也可以稅前扣除。


    --  作者:yuanyw
    --  發布時間:2008/1/23 16:10:34
    --  

     國有企業從2007年開始執行企業財務通則不再提取14%職工福利費,財務通則的適用范圍是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具備法人資格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適用本通則。金融企業除外。

    上市公司從2007年1月1日起不再計提14%的福利費

    外商投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從2005年開始就不計提14%的福利費了

          其它企業和小企業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或2001年會計制度的單位暫時還可以計提也不算違反會計制度。

          其它企業和小企業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或2001年會計制度的單位暫時還可以計提也不算違反會計制度。


    --  作者:swn
    --  發布時間:2008/1/23 22:37:19
    --  
    這位網友研究得很詳細,謝謝!
    --  作者:nanbeidxl
    --  發布時間:2008/1/24 16:47:07
    --  
    得好好再研究研究
    --  作者:c2188
    --  發布時間:2008/1/27 1:01:06
    --  
    yuanyw,好樣的,向您學習!
    --  作者:weiyz2008-1
    --  發布時間:2008/2/1 21:14:23
    --  
    好貼,學習了.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