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 (http://m.gangyx.cn/bbs/index.asp) -- 財務專業知識交流 (http://m.gangyx.cn/bbs/list.asp?boardid=10) ---- 奪食——概念為王 240萬——破局 (http://m.gangyx.cn/bbs/dispbbs.asp?boardid=10&id=144383) |
-- 作者:艷寶兒25 -- 發布時間:2020/3/2 12:49:31 -- 奪食——概念為王 240萬——破局 目前國內的智能手機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一線市場的蘋果、華為、小米、oppo、vlvo已經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黃章的魅族,楊元慶的聯想,中興手機,海信手機都只占據了一小部分市場;而且只能屈居于二線..... 我們先簡單闡述一下一線市場上的品牌手機:先說一下美國的蘋果IPHONE,自帶系統是智能手機的鼻祖,他的手機技術和自帶系統的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甚至在國內市場被當成一種高檔消費的奢侈品;利潤和銷量一直穩居行業第一,特別是中高端市場(永不卡頓是她的優點之一,而且安全性能非常出色)。 雷軍的小米屬于互聯網產物,小米有著雷軍的靈魂,它的優點是充分的發揮互聯網的競爭優勢,將“性價比”和“為發燒而生”的金句玩到了極致;所以在早年不但擊敗了魅族,也擊敗了聯想的悍將常程。雷軍的團隊還根據互聯網的大數據去觀察和收納用戶的需求來制定和研發新機;所以在很多時候別人剛剛想發不同款手機時,小米已經發布了第二代或者更新的機型。還有就是炒作運營,雷軍的團隊能玩得能如火純青……。 華為一直有著做優質通訊設備而著稱,就像當初的諾基亞一樣,所以做起手機來一直如魚得水、得心應手,而這都不是他的殺手锏,華為最厲害的是任正非所創立的管理機制和長遠的戰略目光;不但留住了人才,也將人才發揮到了極致,而且他對科研的投入是最大的一家公司,所以外界一直認為不久的將來華為將會成為智能手機的一代霸主…… OPPO和vivo是出自于同一師門,他們的戰略大致相同;與雷軍的團隊相反,雷軍是互聯網為主,線下實體店輔的戰略部署,而oppo和vivo有著步步高的銷售傳統觀念,以實體店為主,互聯網為輔的戰略部署;他們的優點是將聲音、拍照、美顏、像數做到了極致和突出。而且陳明永團隊、段永平團隊更像兩只狼團部隊,能十分敏銳的嗅出市場的縫隙;然后占領它,消化它,從最初的起名到后來的概念機操作,每一仗都打的很漂亮。再到后來敢從小米虎口奪食(激戰小米的性價比市場)。而且最近還研發解決安卓系統卡頓的問題,頗有成效……oppo和vivo的戰略往往是穩打穩扎,步步為營…… 這五大手機品牌已經占領了大半個中國智能機市場;他們要將市場圍得上鐵桶一般;沒有個“金剛鉆”任何品牌都很難打的進去……二線聯想(名聲有損、余力不足)、魅族(后勁不足、戰略模糊)、中興(得罪老美拿不到高通的芯片配置跟不上,戰力太弱),你們拿什么去突圍?還有未能出世的格力手機,那只能出師未捷心先死,胎死腹中了。 那么我們再來看看一線市場以外的幾家公司吧!聯想的楊元慶總裁說過絕不放棄手機市場,要打一場翻身戰;……董明珠總裁也說一定要做出最好格力手機;甚至送出三萬臺的智能手機,為的就是萬物互聯的理念和顧客的是消費慣性使用……魅族繼承了黃章的魂,執著于匠佛之心苦苦掙扎…… 簡單的說一下幾家公司的優缺點吧!首先聯想手機;楊元慶總裁在常程(萬磁王)出走小米后,依然說要打一場翻身戰,那么問題來了,憑什么?現在的聯想四面楚歌,聯想的主業務電腦都受到華為“”巨獸”的攻擊,手機業務早就被打得千瘡百孔了,憑什么去搶(頻果Apple暫無可取代)華為、小米、oppo和vivo的市場?我相信5g就像當初李楠說的一樣:5g的到來最大的受益者是華為!小米、oppo、vivo都只能跟著喝湯……聯想要想憑5g打一場翻身戰,會不會有點癡人說夢了?對!憑借著和高通的關系能拿到最好的芯片!但綜合競爭力還是跟不上小米、oppo…他們!即使放棄中國市場去打國際市場;依然不夠看啊!外面不但有國內的大品牌“追殺”,國際上還有蘋果、三星…這樣的大牌“圍剿”.聯想手機沒有“根”,沒有競爭優勢!這仗怎么打?沒“根”就難以長期立足于市場;應采用——棄守原有的陣地轉換重塑品牌之路或大工程量修補…… 魅族帶有黃章的驕傲和固執的工匠靈魂,優點是:外觀設計能做到精益求精的完美,可惜沒抓住時機,因芯片被高通一涼,后發力就跟不上發展的節奏了,缺點是除外觀以外,其他的都跟不上發展的趨勢,由于后備的資金又跟不上,放不開手腳,倒有點像心有余力而后勁不足,而且發展路線模糊不清。格局也不夠大……黃章先生曾經說:手機應該有魂,魅族的手機帶有佛性,而我就覺得理解過于片面了,手機應該有魂,就像人一樣,有佛就有魔,有好就有壞,有陰就有陽,手機的靈魂就是主將的魂。多大的格局就有多大的市場……三家中數魅族阻力最大,最難救,沒什么資源、研發投入也少、后備服務又跟不上(難以讓顧客滿意),難上加難,又要黃章刮骨、換魂真的更難;就好比當年商鞅幸好是遇上了秦孝公才能變法成功,不是說七國時就沒有像商鞅這樣的大能,而是沒有像秦孝公這樣有慧眼和魄力的君王,所以即使后來的北宋王安石那樣的大能碰上宋神宗這樣的君王也是無力回天的……現在的發展掙扎意義不大,改變不了消退后的滅亡;應采用——轉換概念破釜沉舟的突圍戰才有咸魚翻身的可能…… 格力手機優點是:雄厚的資源,得天獨厚的炒作素材,還有董女皇這樣的營銷高手在后臺坐陣,卻一敗再敗,連世都出不了!是將無能—還是帥不放權?是研發的方向錯了,還是研發的隊伍庸才太多了?簡單歸納原因有四:一.不知道客戶需要什么?二.沒有培養出競爭優勢。三.缺乏系統的戰略部署。四.自己做手機,卻沒有注入承載能力。萬物互連在還沒具備承載能力的時候硬生生加入,只會恰得其反。聽說為此格力還送出3萬臺手機,為的是萬物互聯的理念和顧客能早日形成消費慣性……想多了吧?別說3萬臺,三十萬臺、三百萬臺……都是白搭;除了說聲謝謝,毛都沒一根。因為千元以上的東西屬于慎重考慮型消費!您不具備競爭優勢我憑什么選擇您?而不是具有穩定性的老牌像華為、oppo、小米?不要錢的我當然例外;同等價錢的時候傻子才選您呢!仗不是怎么打的,您得有個支撐點,集中火力猛烈攻一個點,以點去逐步覆蓋周圍的面……。5g跟格力沒有屁關系,那是華為的菜,所以也別瞎折騰了;竟然您要手機去控制萬物互聯的中心點!那就必須去給它輸入一個能承載的魂。注魂比什么都重要,不然還會一敗再敗……概念是唯一將能成為奪食的筑基石。應采用——以點帶面的突擊戰。 針對手機市場,你提供了常有需求給顧客,和顧客需要的是兩層概念,每一款產品都有著重點和輕缺點,都不可能完美,所以就一定會有漏洞,發現漏洞、放大漏洞就能構成突破點……公司永遠不缺乏人才,缺乏的是戰略格局觀。就像二戰時期的朱可夫和隆美爾,一個是戰略高手,一個是戰術高手。就像現在社會上會做手機的、懂手機的、有大學問的專業人才很多;但大戰略布局的卻少之又少…… 在未來的幾年中國經濟低迷,手機市場消費疲軟,技術研發觸碰壁壘;市場又處于飽和狀態,智能手機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難做……商場如戰場,這幾家二線品牌如果不能擠身于一線市場,不能搶奪一線的市場份額,那么只能在浪潮中逐漸默然退場,有句話叫做溫水煮青蛙,不經不覺中死去……要么革新!革新只有兩條路,一.科研:像華為一樣的路線(研發出別人做不出來的賣點優勢,但難度很大,而且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有的甚至幾年都不見,有大的成效)。二.概念精細化,針尖上打擂臺精細而專業。將顧客區分開,從一部分用戶作為支點向外延伸。(這條路也是成效最好,功效最快,投入最優,風險最小,但前提是戰略部署一定要夠精妙)。很多高手經營者都在走概念路線,但他們走得還不夠精細,還可以更精細,更具體……像以上二線公司我能救活一家,但我需要240萬作為報酬:因為你們的將來遠遠不止十倍、百倍、千倍的成就……因為你們的將來是“跟華為比肩的”。變革——是唯一的出路,變——將九死一生,不變尸骨無存;奪食——概念必將為破局的一把神兵利器。 ---林雅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