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 (http://m.gangyx.cn/bbs/index.asp) -- 財務專業知識交流 (http://m.gangyx.cn/bbs/list.asp?boardid=10) ---- [轉帖]新會計準則觸到了企業的哪根神經? (http://m.gangyx.cn/bbs/dispbbs.asp?boardid=10&id=1738) |
-- 作者:haozi -- 發布時間:2006/11/28 11:32:27 -- [轉帖]新會計準則觸到了企業的哪根神經? 一份由財政部正式發布的,包括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在內的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出臺,并將于2007年1月1日起按照慣例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鼓勵其他企業執行。此次經修訂和完善后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和原先的準則體系之間存在較大跨度,因此,無論是否在明年需要執行新的會計準則,對于大多數日益關注財務信息的企業管理者來說,這次自1993年以來中國最大規模調整會計準則的舉措都值得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學習和適應. 在這里可以將此次準則體系中的主要變化點和其中的主要意義、影響分析羅列如下: ◎ 對生產型企業更為有利的借款費用的核算變化 在新《借款費用》準則中,擴大了借款費用可以資本化的資產范圍。這項準則規定借款費用如果可直接歸屬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的,應當予以資本化;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的資產可以作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這包括固定資產和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的存貨、投資性房地產等。并且,如果相關資產的購建或生產占用了專項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被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費用也允許資本化。 這樣的規定顯然對于生產周期比較長、借款金額巨大的制造業公司較為有利,因此實施新會計準則將會改變此類企業的業績。 ◎ 影響部分上市公司的資產減值準備計提變化 在原先的會計準則體系和一系列的會計制度中,對于資產的減值準備往往被統稱為八項計提,這是針對可能出現資產減值的八項資產進行的減值準備計提。但此次修訂的資產減值準備準則原則上對于全部資產除有專門準則予以規范的例外情況外均需要進行必要的減值準備計提,所適用的范圍大大增加。 此外,對于這些資產的減值跡象判斷和可收回金額計量原則均做出了較為詳細和務實的規定,比原先的規定大大增加了可操作性。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準則中特別規定屬于《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規范內的資產減值,一經確認,不予轉回。這就堵死了很多上市公司借用原先準則的漏洞——以資產減值準備的手段在年度之間大幅度地調節利潤,使資產減值準備計提這個方法回歸了其本來的作用。但此點規定和國際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存在準則差異。 ◎ 對企業投資行為發生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式的變革 此次修訂的準則體系中,對投資活動的相關會計準則規范的范圍發生了變化:原《投資》準則包括股權投資、債權投資且劃分為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而新準則僅規范長期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和短期股權投資納入《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范。 此外,權益法的應用范圍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準則中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采用權益法核算,其余情況則一律按照成本法核算。而新準則中分三種情況考慮:第一種情形,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采用權益法核算;第二種情形,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第三種情形,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而對于短期投資和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公允價值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則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核算。 |
-- 作者:haozi -- 發布時間:2006/11/28 11:32:44 -- ◎ 防治企業虛構重組收益的債務重組方法的變化 此次債務重組準則的修訂中突出的一點就是對債務重組形成的損益的會計處理和原先有較大差異。原先制定的準則中為了防止部分企業利用不具有實際意義的債務重組事項,虛構債務重組收益,虛增企業利潤,因此對債務重組收益一律確定為資本公積,不計入企業當年利潤之中。而此次修訂中,將債務重組的發生條件由原先簡單的達成協議修改債務條件進一步嚴格界定為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和債權人做出最終讓步的實質條件,并相應地將全部債務重組的損益確認為企業當期損益。以更準確和公允地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 ◎ 反映企業真實盈利水平的所得稅處理的根本性變革 《所得稅》準則是本次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中修訂的一項相當重要的內容。該準則沒有按照原《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暫行規定》那樣,將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的差異分為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而是直接借鑒《國際會計準則第12號——所得稅》,采用暫時性差異的概念,據此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由此確認的所得稅費用包括了當期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費用。然后根據利潤總額扣除所得稅費用,得出稅后利潤即凈利潤。 毫無疑問的是,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可能因此不得不面對更為復雜的稅務核算過程以及更加難以理解的納稅調整表,但這一切都是為了使由于稅收環境多變而造成的所得稅費用相對不確定波動對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影響降低到最小,以更加公允和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真實盈利水平。 ◎ 鼓勵創新型企業的關于無形資產中的研發費用的核算變化 在此次無形資產的多項修訂內容中,最值得大多數企業關注的就是企業內部研發費用可以在符合某些條件的情況下予以資本化,而不再像原準則中所規定的“依法申請取得前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應于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按照新的準則對于研究支出和開發支出分別對待:研究階段的支出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的支出符合條件的確認為無形資產,即無須像以往那樣把開發之初作為利潤的抵減費用。這項規定將對中國無數正在成長期間的以研究和開發階段的創新型企業帶來完全不同的財務理念和財務結果。這將顯著提高科技企業的自主創新意識,提升科技及創新類企業的業績,減輕經營者在開發階段的利潤指標壓力。當然,如何界定劃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也將成為企業研發管理工作上新的關注點。 ◎ 對投資性房地產允許采用“公允價值”計量 《企業會計準則——投資性房地產》也許是全部具體準則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項,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該項準則推出的前后,中國的證券市場就因該項準則可能引發的財務結果掀起了所謂“資產重估”的浪潮,不少上市公司的股價因此而產生了極為劇烈的波動。 投資性房地產通常按照傳統的歷史成本模式計量計價,并予以計提折舊和攤銷,但是,當投資性房地產滿足以下條件時,可以按照所謂“公允價值”模式進行計量,這是和以往準則的核算方式有所區別的重大變化: 1、有確鑿證據表明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2、存在活躍交易市場;3、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可以作出合理的估計。 按照這個方式核算,公司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不計提折舊或攤銷;公司可以以期末這些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為基礎,將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這就意味著,確實有相當一部分大量持有投資性房地產的企業,在實施該項會計準則的前后,其賬面利潤和留存收益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變化。也就是說,投資房地產的上市公司將可以按照新準則的規定,對其相關資產重新估值,由此帶來的是賬面凈資產的大幅增加,使得相關會計數據更能反映近年來房地產的增值情況,當然如何處理由此產生的稅收問題也將成為此項準則在實施中一個新的焦點問題。 |
-- 作者:四明醉客 -- 發布時間:2006/11/28 13:46:33 -- 現在的會計是越來越難做了!不抓緊時間學習是不行了呀? |
-- 作者:j5x2 -- 發布時間:2006/11/28 14:44:16 -- 好呀,大家都來轉轉. |
-- 作者:rinaren -- 發布時間:2006/11/29 13:15:24 -- 好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