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 (http://m.gangyx.cn/bbs/index.asp) -- 財務專業知識交流 (http://m.gangyx.cn/bbs/list.asp?boardid=10) ---- 國家稅務總局稅務稽查案例:商品流通行業 (http://m.gangyx.cn/bbs/dispbbs.asp?boardid=10&id=44184) |
-- 作者:安易之友 -- 發布時間:2015/11/12 17:00:45 -- 國家稅務總局稅務稽查案例:商品流通行業 本案特點: 本案檢查人員根據企業海上成品油銷售的特點,有針對性進行查前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檢查預案。通過物流和資金流的調查,把握資金流檢查重點;通過往來賬戶檢查發現涉稅線索,確定采用延伸檢查的方法,對所有涉案賬戶依法進行全面檢查,最終查明納稅人的違法事實。 一、案件背景情況 (一)案件來源 某市國稅局稽查局(以下簡稱稽查局)的選案人員,在日常選案中發現該市B船舶油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B公司)連續兩年稅負為零。針對這一異常情況,稽查局決定依法對該企業進行立案檢查。 (二)納稅人基本情況 B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注冊資金500萬元,屬私營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經營成品油零售和燃料油、潤滑油、石化產品的批發、零售。 |
-- 作者:安易之友 -- 發布時間:2015/11/12 17:01:07 -- 二、檢查過程與檢查方法 (一)檢查預案 調取資料進行查前分析。檢查人員調取了B公司日常征管資料進行分析。該公司從事海上加油業務,通過自有油輪為海上的油船、漁船提供柴油、燃料油。B公司毛利率明顯偏低,國家規定的成品油(包括汽油、柴油)的批零差率是5.5%,而B公司經營的柴油、燃料油,在油品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兩年的賬面毛利率都只有4.7%,明顯低于國家標準。另外,該公司發票管理方面的情況,一是加油對象主要是油船或漁船,一般不要發票或只要普通發票,而海上加油站沒有安裝稅控裝置,B公司可能存在銷售不開發票、收入不入賬的情況。從CTAIS系統和一戶式系統調取的B公司財務報表數據分析顯示,該公司的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預付賬款異常,推斷可能存在將收入掛在往來賬上的問題。二是B公司進項稅額較多,也可能為沒有真實銷售業務發生的單位提供發票。 根據分析作出檢查預案。一是檢查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情況和貨物的銷售情況,確定該公司是否存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行為;二是檢查企業的往來賬目,逐筆核實大額往來款項,確定是否存在不及時結轉收入的情況;榫诸I導高度重視案件查辦,抽調業務骨干分成兩個小組,擬對企業進行突擊檢查。 |
-- 作者:安易之友 -- 發布時間:2015/11/12 17:01:26 -- (二)檢查具體方法 1.內查外調,發現B公司存在對外虛開發票的行為 經檢查發現,該公司2003年至2004年初海上加油業務主要通過H船舶代理公司代理(以下簡稱H公司)。H公司因為負責國內沿海及長江中下游成品油運輸而擁有船舶資源,所以介紹加油業務給B公司,B公司按實際加油數量每噸油10元的標準向H公司支付代理費用。 檢查人員檢查B公司應收賬款發現,給“金山油1號”船加油時,有一部份收款是通過代理公司即H公司轉款,另一部分是收取現金,而增值稅專用發票卻開給了M電器公司(以下簡稱M公司)。這樣的發票共8份,價稅合計75.98萬元,涉稅額11.04萬元。檢查人員向B公司提出疑問:為何給“金山油1號”船加油,增值稅專用發票卻開給了M公司?B公司的解釋是,“金山油1號”就是M公司的船只,所以就按照客戶及代理公司的要求開具發票。 為了印證B公司的說法是否屬實,檢查組對H公司和受票企業M公司進行調查。H公司管理正規,財務核算健全,資料保存也比較完整,檢查人員了解到每次加油時,船方與供油方簽訂“船舶供油簽收單”,上面注明加油量和加油品種,并且雙方經辦人需在簽收單子簽字蓋印。從H公司提供的簽收單上可以看出,“金山油1號”隸屬于贛州J航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J公司),與M公司無任何關系。B公司的說法不能采信。 檢查人員對M公司的調查發現,該公司主要銷售各種電器開關,沒有船只也沒有取得成品油經營許可證。企業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時借記庫存商品及進項稅額,貸記銀行存款及應付賬款。經調查,經辦人承認此項業務為虛構,經辦人是“金山油1號”的股東之一,考慮到船上加油不需要增值稅發票,就把增值稅專用發票開給了自己經營的M公司用作抵扣。 |
-- 作者:安易之友 -- 發布時間:2015/11/12 17:01:45 -- 2.追查收款收據,查出企業賬外收入 在發現B公司存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行為的同時,檢查人員還發現B公司存在利用收款收據收取貨款的行為,其中一張開給“浙樂油128號”船的收款收據金額高達230多萬元。檢查人員懷疑企業開具收款收據未計收入,要求B公司提供全部的收款收據,企業卻推說出納人員換過幾次,以前的收款收據全部丟失了。票據上沒有什么突破,檢查人員轉向從資金流入手進行檢查。檢查人員發現B公司往來賬目混亂,存在大量銀行存款對應其他應付款(明細科目為某經理),企業解釋該項業務為流動資金周轉困難經理墊付的資金。檢查人員沿著這個線索,經履行相關法律程序后,追查到銀行,查詢個人賬戶,發現共有九筆合計231.8萬元的資金都是從溫州L船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L公司)匯入個人賬戶,款項用途列明“浙樂油128、138、139”的加油款。這與檢查人員發現的B公司對外開具收款收據的船名正好吻合。 檢查人員判斷,企業基本賬戶收到款項開具發票,而在個人賬戶收到款項就沒有開發票而是開具收款收據,形成賬外收入。但B公司不承認個人賬戶中的款項是賬外收入,而說是往來款項。面對企業的狡辯,檢查人員決定到L公司取證,經對L公司調查取證發現“浙樂油128、138、139號” 船均屬L公司所有,確實在B公司加過油,并將加油款匯到B公司經理的個人賬戶上。面對事實,企業最終承認給L公司的三艘貨船加油收取貨款231.8萬元,沒有開具發票而開具收款收據,利用個人賬戶形成賬外收入。 |
-- 作者:安易之友 -- 發布時間:2015/11/12 17:02:09 -- 3.針對預付賬款疑點追查物流,發現企業存在不列收入違法行為 檢查人員在檢查B公司2003年預付賬款時發現,該公司預付給Y石化公司(以下簡稱Y公司)133萬元,后來這筆賬又用N石化公司(以下簡稱N公司)的進貨發票和北方Z聯運公司(以下簡稱Z公司)的收款沖平了。B公司的會計人員對這筆業務的解釋是,B公司發現Y石化公司的油品質量不好,改為從N石化公司進貨,Y石化公司按照B公司的要求將貨款轉給N石化公司,其余款項委托Z公司退款。檢查人員認為Z公司為什么向B公司退款,經濟業務關系不清楚,B公司的會計人員的這種解釋不能說明Z公司與B公司之間的業務關系,決定分別對Y公司、N公司和Z公司進行調查。 ①對Y公司的檢查。按照企業的解釋Y公司的油品質量不好,改從N公司進貨。但檢查人員卻發現:第一,企業的經營費用中列支了Y石化公司運來燃料油的運費發票,并且B公司開業至今和Y石化公司只有這一筆預付賬款購貨業務。第二,Y石化公司收到的購貨款沒有扣除任何違約金就全額退回B公司。這顯然與企業的解釋相矛盾,B公司應該從Y公司購過油。 ②對N公司的檢查。既然B公司從Y公司有購進業務發生,那么很可能B公司從N公司得到的發票是購買的虛開發票用作抵扣。通過對N公司的調查發現B公司與N石化公司存在真實的貨物交易,B公司主要是通過賬外現金支付貨款取得發票。 ③對Z公司的檢查。Y公司和N公司的購進業務都是真實的,那么Z公司四筆共計35.92萬元的轉款又怎么解釋呢?檢查人員通過對M公司的調查發現,B公司給Z公司的貨船加油,Z公司是非增值稅納稅人不需要增值稅專用發票,轉入賬戶中的款項其實是支付給B公司的貨款。 在充分的證據面前B公司只得交待事實真相:上述銷售給L公司的賬外貨物主要是2003年從Y公司購進的燃料油700噸。因聯系這筆業務的業務員突然死亡,Y公司又因經營不善破產、注銷,這批油沒有取得進貨發票。后來賣這批貨時考慮到沒有發票,無法結轉成本,相應的進項稅也無法得到抵扣,就在L公司不要發票的前提下將賬外收入匯入經理個人賬戶。同時銷售給Z公司的油品也不需要開具發票,就將貨款直接沖減預付賬款,想通過Z公司和前面提到的N公司沖平Y公司的預付賬款,掩蓋從Y公司購油形成賬外經營的事實。在檢查人員強大的攻心策略下,企業提供了賬外收入部分的“船舶供油簽收單”。 至此,經過嚴密、細致地檢查,檢查人員終于摸清了賬外部分主要貨物的來源與去向,取得了資金和物流方面詳實的證據,查實了B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賬外經營隱瞞收入、收入不入賬的事實。 |
-- 作者:安易之友 -- 發布時間:2015/11/12 17:02:34 -- (三)檢查中遇到的困難和阻力及相關證據的認定 1.海上加油企業銷售業務基本上都發生在離岸很遠的海上,給檢查和取證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因此,在此案的查處過程中投入和加強了稽查力量,全力保證案件查處。 2.企業對賬外資金的處理基本都是開設個人賬戶。而這類個人賬戶不一定就是企業負責人本人的,并且會經常變化,這就給檢查人員取得資金流證據帶來了很大的阻力;槿藛T依靠法律賦予的檢查權對涉案企業和人員的銀行賬戶進行全面檢查是重要的、有效的一個手段。 三、違法事實及定性處理 (一)違法事實和作案手段 1.B公司利用購貨方不要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情況,將發票無貨虛開給本單位股東投資設立的M公司, M公司取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8份,稅額11.04萬元,已申報抵扣稅款。B公司向M公司虛開增值稅發票未收取手續費。 2. B公司在2003年至2004年度期間,銷售貨物開具收款收據不入賬,讓購貨方將銷貨款直接匯入B公司經理的私人存款賬戶,隱瞞貨物銷售收入231.8萬元;同期間,向Z公司銷售貨物取得收入35.92萬元后,在賬上不列收入而直接沖減Y公司的預收賬款。同時采取虛假的納稅申報,少申報計稅收入228.88萬元,少繳增值稅38.91萬元。 3. B公司在2003年至2004年度期間,在賬上少列貨物銷售收入228.88萬元,未調整所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用取得貨款沖往來賬未結轉銷售成本28.69萬元。由于該公司2003年至2004年累計虧損169.83萬元,彌補虧損后,應納稅所得額為30.3萬元。 (二)處理結果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一條、第二條第(一)項、第五條、第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第一條、第四條、第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九十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簡稱《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對B公司少列銷售收入,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少繳稅款的行為,定性為偷稅,追繳其少繳的增值稅38.91萬元、企業所得稅9.99萬元外,并處少繳稅款的一倍的罰款48.9萬元;對B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造成他人少繳稅款的行為,處以少繳稅款一倍的罰款11.04萬元。 2.根據《征管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加收滯納金0.55萬元。 3.B公司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五條、《征管法》第七十七條和國務院關于《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的規定,將本案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
-- 作者:安易之友 -- 發布時間:2015/11/12 17:02:55 -- 四、案件分析 (一)查處本案的認識及體會 1.注重了解企業經營特點和業務流程,使檢查有的放矢 油品經營行業近年處于賣方市場,供應比較緊張。作為計劃外用油的燃料油,更多由小煉廠和小化工廠生產銷售。這些煉油廠為了達到偷稅的目的,不一定給購油單位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這就使成品油銷售企業進貨不一定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同時,油輪和漁船作為營業稅納稅人,在加油時也可能不要發票。這就給成品油銷售企業提供了賬外經營客觀條件。檢查人員正是從B公司的這個特點入手,制定并實施了可行的檢查方案,使案件檢查工作順利開展。 2.要善于通過協查和外圍調查,尋找證據 通常稅務檢查最大的難點不僅在于分析問題發現疑點,更在于尋找證據解決問題。偷稅手法再高明,總會在賬面上露出破綻。但當前很多企業已經具備應對稅務檢查的“經驗”,賬面檢查已很少能直接發現問題。這就需要檢查人員善于變換角度,通過協查、外調等途徑尋找線索和證據。 (二)工作建議 檢查商貿企業一定要重點研究資金流。商貿企業一般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動資金,這就決定了即使企業將部分收入隱匿在賬外,也可能會把賬外資金調入賬內使用。尋找賬外資金的捷徑是檢查企業經理個人或某個關鍵人員的其他往來賬。如果資金進賬時頻繁出現某個賬號就要特別關注,可以通過這個賬號查找賬外資金。 |
-- 作者:安易之友 -- 發布時間:2015/11/12 17:03:40 -- 本案特點:電子商務企業依托網絡平臺經營業務,因方便快捷、覆蓋面廣、成本低廉而迅速發展,但同時也給稅務部門的傳統征管手段和稽查模式帶來挑戰。本案通過分析電子商務企業行業特點,廣泛搜集信息,發現隱匿賬戶,調查與電子商務企業相關的速遞企業資金流,查獲其隱匿銷售收入的事實,對類似企業的檢查提供了借鑒。 一、案件背景情況 (一)案件來源 2006年7月,某市國家稅務局稽查局接到舉報,反映“摩能國際”、“奈瑞爾”等電視購物企業存在偷稅問題,市局稽查局立即將舉報信轉某區國家稅務局稽查局(以下簡稱稽查局)查辦。經查,上述企業均已走逃,屬非正常戶,檢查無法繼續進行。檢查人員對電視廣告和網上發布的銷售信息進行篩選,鎖定了網上銷售產品“聞立瘦芳香卡”,然后采取電話訂購方式購買并獲取了商業企業普通發票。發票開具方為“Y有限責任公司”,加蓋的印章是“G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的發票專用章。于是,市局責成相關主管稅務局對所轄的上述兩戶公司進行進一步調查。經調查, Y有限責任公司系專門倒票團伙,案發時已經走逃。與此同時, 稽查局展開了對G 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的檢查。 |
-- 作者:安易之友 -- 發布時間:2015/11/12 17:03:57 -- (二)納稅人基本情況 G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G公司)于1997年10月成立,系私營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100萬元,主要從事批發業。 二、檢查過程與檢查方法 (一)檢查預案 1.掌握電子商務企業經營特點,找到查處案件的突破口 電子商務是一項新興的業務,在電子商務企業的納稅管理與稅務稽查方面基本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因此要把對這一行業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經研究發現,電子商務企業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發揮方便快捷、覆蓋面廣、成本低廉的特點迅速發展,對稅務部門的傳統征管手段和稽查模式帶來挑戰。一是市場準入低,監管難度大。在網絡上注冊電子商店鋪沒有注冊資本要求,也不需要營業執照、稅務登記,任何企業、個人均可以注冊,掌握企業真實經營狀況難度較大。二是覆蓋面廣。傳統商業模式限于一城一地,但電子商務企業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將經營范圍拓展到全省、全國。三是交易便捷,成本低廉。對消費者而言,足不出戶就可以“貨比三家”,送貨上門,比傳統商業模式方便很多。相對于傳統模式的企業,電子商務企業經營面積很小,節約了大量的實地營運成本,商品價格比傳統經營模式的企業低,競爭力強,因此有迅猛發展的勢頭。 基于電子商務企業的運營模式與傳統的運營模式有所不同,因此要特別把握好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貨物流。大多數電子商務企業庫房很小或沒有庫房,甚至將商品從生產廠家直接運送到消費者手中,賬內沒有出庫、入庫記錄,賬內貨物流核算不清楚。二是運輸方式。電子商務企業大多通過速遞公司或郵寄送貨,物流公司有詳細的送貨記錄,稅務稽查部門可據此判斷電子商務企業銷售額是否真實。三是資金流。電子商務企業結算形式多樣化,有“支付寶”、網上銀行、個人收款賬戶等。但無論結算形式怎么變化,都是銀行柜臺交易的延伸,數據是真實可靠的,因此,抓住資金流不放,以資金流追查貨物流的方法是可行的。 2.迅速制定檢查預案,確定檢查重點 根據上述分析,稽查局迅速制定檢查預案,成立三個檢查小組分頭行動。一是查賬組,主要負責檢查G公司賬內核算情況,是否存在虛假納稅申報。二是發票組,重點核查開具發票中的疑點問題,逐票錄入比對取得和開具發票的詳細信息,在此基礎上核實庫存及銷售情況。三是外調組,主要到開戶銀行查詢,到相關單位外調取證。 |
-- 作者:安易之友 -- 發布時間:2015/11/12 17:04:13 -- (二)檢查具體方法 1.查賬組調賬檢查,未發現重大涉稅問題 專案組采取調賬檢查的方式,對G公司賬簿、憑證進行全面檢查。專案組通過核查G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商業企業普通發票,發現貨物名稱大部分為“聞立瘦芳香卡”,經營方式有兩種,一是銷售給各大商場,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通過銀行存款結賬;二是個人通過電話訂購、電視購物、網上購物,一般通過速遞公司送貨,收取現金、郵局匯款或通過網上銀行結算,但賬務上未有發現重大涉稅問題,也未發現其它公司的發票。調賬檢查結果表明:就賬查賬不適合電子商務行業。 2.外調組廣泛搜集信息,發現隱匿賬戶,打開案件突破口 由于網絡購物的特殊性和隱蔽性,專案組鼓勵檢查人員開動腦筋,利用各種渠道和媒體,廣泛搜集企業經營信息。在檢查人員不懈的努力下,終于根據企業對外發放的宣傳資料,發現了重要線索。企業的宣傳資料稱:“凡有意購買G公司產品者,均可以將貨款匯入巫某的兩個借記卡上”。 后經過調查發現,巫某是G公司咨詢分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和辦稅人員。檢查人員通過對巫某在中國J銀行“借記卡”轉賬支付的查詢顯示,其中有一筆20萬元轉到M銀行一個賬戶,而此賬戶的開立者就是涉案的G公司,但此賬戶未在稅務機關登記備案,屬隱匿賬戶。 3.深入外調,三家速遞公司浮出水面,案件取得重大進展 專案組緊緊抓住隱匿賬戶這個線索,對G公司在M銀行的賬戶進行查詢,發現賬戶中資金流動頻繁,2001年以來累計資金流入2.06億元。資金流入的主要內容有往來款、貨款、結息等。在區國稅局的大力協助下,專案組到M銀行進行調查取證,發現該賬戶大額的資金流入主要來自三家速遞公司,分別是某速遞服務公司、某郵政速遞局、某宅急送快運有限公司,款項性質為貨款。至此,案件取得實質進展。 4.迅速獲取和固定證據,案件水落石出 專案組將取證的重點轉到三家速遞公司,發現G公司分別與這三家速遞公司簽訂了“委托辦理國內特快專遞代收貨款協議”。三家速遞公司受G公司委托,將客戶通過電子商務或其他方式訂購的商品郵件迅速投送到客戶手中,同時,代G公司向客戶收取貨款,并存入G公司的隱匿賬戶中,G公司則隱匿這部分銷售收入,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偷逃稅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