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 (http://m.gangyx.cn/bbs/index.asp) -- 財務專業知識交流 (http://m.gangyx.cn/bbs/list.asp?boardid=10) ---- 營改增后,簽“甲供材”合同,如何才能更省稅? (http://m.gangyx.cn/bbs/dispbbs.asp?boardid=10&id=46186) |
-- 作者:ling -- 發布時間:2017/3/25 11:57:58 -- 營改增后,簽“甲供材”合同,如何才能更省稅? 、營改增前后,增值稅計稅依據的變化 營改增以后,“甲供材”跟營改增之前相比,發生了一個明顯的區別。那就是,增值稅計稅依據發生重要變化。 營改增之前,甲方購買設備、裝修材料,是不交營業稅的,但是,除了設備和裝修材料之外的甲供材都是需要交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是施工企業。 |
-- 作者:ling -- 發布時間:2017/3/25 11:58:09 -- ✦ 案例1:以1000萬的工程為例,材料費600萬,勞務費400萬,施工企業跟業主簽甲供材合同。 營改增之前,施工企業只能從業主手里拿到400萬的工程款。但是,施工企業交營業稅必須要以1000萬為營業稅申報的依據。 營改增以后,甲供材的部分,我們計算增值稅時,業主購買的材料是不交增值稅的,施工企業只以收到工程款的多少(即400萬)作為營業稅申報依據。 施工企業如果選擇一般計稅,銷售額就是從業主處收到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如果選擇簡易計稅,施工企業的銷售額要減掉分包額。 為什么要這樣算? 營改增前,施工企業實施的是總包跟分包之間差額抵扣營業稅。營改增以后,如果施工企業選擇了簡易計稅,這個項目所發生的任何成本,是不能抵扣增值稅的。所以,作為總包方來講,你選擇簡易計稅的話,分包開給總包的發票是不能抵扣增值稅進項稅的,這就需要將總包減掉分包的差額/(1+3%)*3%來算增值稅。 |
-- 作者:ling -- 發布時間:2017/3/25 11:58:23 -- ✦ 案例2:工程1個億,業主買主材2000萬,施工企業拿到工程款8000萬。 那么,施工企業算增值稅的時候,是以8000萬為計稅依據的。 二、一般計稅與簡易計稅臨界點的確定 如何界定哪種情況下選擇一般計稅,哪種情況下選擇簡易計稅呢? 首先,我們假定甲供材合同中約定的,工程價稅合計為a(不包含業主購買的材料和設備)。 如果選擇一般計稅,增值稅的銷項稅是可以抵扣的,應繳增值稅=a/(1+c%)*c%-建筑企業采購物資的進項稅額; 如果選擇簡易計稅,應繳增值稅=a/(1+3%)*3%。 我們假設,以上2種計稅方法(一般計稅跟簡易計稅)稅額相等的情況下,建筑企業的采購物資的進項稅額=7%*a。 同時,建筑企業的采購物資的進項稅額=建筑企業采購物資價稅合計/(1+17%)*17%=7%*a,得出最終結果是 建筑企業采購物資價稅合計=a*48.180%。 |
-- 作者:ling -- 發布時間:2017/3/25 11:58:34 -- ✦ 案例分析1: 工程1000萬(招投標報價本身含11%的增值稅),材料費600萬(含11%),其中甲方買材料200萬,施工企業400萬,分包100萬。 我們假設,所有材料都可以拿到17%的增值稅專票。 按照一般計稅方法: 施工企業可以拿到800萬的工程款,那么增值稅=800萬/(1+11%)*11%-成本400萬/(1+11%)*17%=18.01萬。 為什么不是除以(1+17%)?因為我們是按照裸價再加上11%做的總報價。 一般計稅,分包給總包開票,總包是可以抵扣11%的。 按照簡易計稅方法: 增值稅=(1000-200-100)/(1+3%)*3%=20.38萬 比較之下,可以看出是一般計稅更省錢。 是不是跟符合我們剛推導出來的數值呢? 建筑企業采購物資價稅合計=400萬/(1+11%)*(1+17%)=422萬, 大于800萬*48.180%=385萬,因此應該選一般計稅更省稅。 |
-- 作者:ling -- 發布時間:2017/3/25 11:58:46 -- ✦ 案例分析2: 工程1000萬(招投標報價本身含11%的增值稅),材料費600萬(含11%),其中甲方買材料500萬,施工企業100萬。 按照一般計稅: 施工企業可以拿到500萬的工程款,那么 增值稅=500萬/(1+11%)*11%-成本100萬/(1+11%)*17%=34.23萬。 按照簡易計稅: 增值稅=(1000-500-100)/(1+3%)*3%=11.65萬, 驗證一下: 建筑企業采購物資價稅合計=100萬/(1+11%)*(1+17%)=105.405萬, 小于500萬*48.180%=240萬,因此應該選簡易計稅更省稅。 |
-- 作者:ling -- 發布時間:2017/3/25 11:58:57 -- 三、結論 實際生活中,這個比例會比48.180%要小。 因為所有的建筑材料不可能都是按17%進行抵扣的。像砂石料、混凝土只能抵扣3%,還有其它因為操作或管理而導致的無法抵扣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實際生活當中,這個比例應該是29.9%左右,也就約等于30%。 因此,營改增以后,對于甲供材工程,如何選擇更省稅的計稅方法的依據是: 施工企業采購物資價稅合計, 如果大于甲供材合同約定的工程價稅合計的30%,就采用一般計稅; 如果小于30%,就采用簡易計稅。 |
-- 作者:ling -- 發布時間:2017/3/25 11:59:13 -- 特例分析: 如果業主在合同中要求:材料、設備由業主自行采購,施工企業必須給業主開可抵扣11%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同時必須用一般計稅來計稅,怎么辦? 工程1000萬(招投標報價本身含11%的增值稅),材料費600萬(含11%),其中甲方買材料500萬,施工企業100萬。 對于這樣的業主, 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跟業主談判,爭取讓業主少買材料,建筑企業多買材料。 爭取讓業主采購材料減到200萬,這樣就合理了,施工企業的利潤才能得到保證。 以上的內容,都是從施工企業的角度來分析的。對于業主來講,是很難接受這樣的要求的。 |
-- 作者:ling -- 發布時間:2017/3/25 11:59:28 -- 四、不同計稅方法對業主的影響 對于不同的計稅方法,房開公司(業主)可以抵扣多少增值稅呢? 還以上面為例: 一般計稅,業主可以抵扣:200萬/(1+11%)*17%+800萬/(1+11%)*11%=30.63+79.28=109.91萬 簡易計稅,業主可以抵扣:500萬/(1+11%)*17%+(1000萬-500萬)/(1+3%)*3%=97萬 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出,第一種方案,也就是業主選擇甲供材,建筑企業選擇一般計稅,對于業主來講更合算,更省稅,因此也最容易簽合同。 最后,我們總結一下要點: 1、項目管理層負責簽合同的領導,一定要懂稅法。 2、稅收是是簽合同簽出來的,不是財務部做出來的。 3、建筑企業應該多準備幾個方案,分別從自己和業主角度考慮,經過談判選取能讓雙方都獲利的合同方案。 |
-- 作者:ling -- 發布時間:2017/3/25 11:59:38 -- 一般來講,對于甲供材合同,施工企業選擇簡易計稅方法更省稅。 同時,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按照稅法規定,選擇簡易計稅后36個月內不能更改; 2、簡易計稅是專門針對項目來講的,不是針對建筑企業來講的(施工企業可以這個項目選擇簡易計稅,另一個項目選擇一般計稅); 3、新項目,只有甲供材合同和包工的合同,才可以選用簡易計稅;除甲供材合同和包工合同外,其他工程建議選用一般計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