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hnfp"></address>

    <address id="thnfp"><th id="thnfp"><progress id="thnfp"></progress></th></address>
    <listing id="thnfp"><nobr id="thnfp"><meter id="thnfp"></meter></nobr></listing>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  (http://m.gangyx.cn/bbs/index.asp)
    --  財務專業知識交流  (http://m.gangyx.cn/bbs/list.asp?boardid=10)
    ----  稅務籌劃(外資企所稅)  (http://m.gangyx.cn/bbs/dispbbs.asp?boardid=10&id=691)

    --  作者:cherry123455
    --  發布時間:2006/10/18 0:33:10
    --  稅務籌劃(外資企所稅)

     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說起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或企業所得稅避稅許多網友的第一個反映就是從損益上做功夫,從損益類科目上做文章,但期間費用是稅法禁止規定或限額扣除規定的重點,同時也是稅務機關檢查的重點,其實已無多大的空間。由于稅法對于生產成本或資產價值計量并無太多的規定,只是作了一點原則上的規范,而資產最終會通過折舊、攤銷、銷售等方式轉化為期間費用,現在的資產價值的計量即是今后的期間費用的來源和依據,由于法無禁止即為合法,稅法既然沒說不可以這樣計量資產的價值,那么會計功夫的深淺就會決定今后期間費用的多少,而會計中又是有許多的估計、許多的會計魔術的手法,飛草兄早已在會計專題中作了詳細的介紹,本文不再細述,這就為今后的納稅提供了廣闊的籌劃空間。例:某外國公司甲擬在中國投資900萬美元成立一外商投資企業乙公司,甲有兩種選擇,一是將900萬美元完全作為注冊資本投入乙公司,二是將900萬美元中的450萬美元作為注冊資本投入,另450萬美元作為借款借給乙公司,多年來累計計提利息2000萬元(當然不能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利息資本化計入乙公司資產價值,乙公司在對2000萬利息代扣代繳10%預提所得稅后,該2000萬利息最終可以作為銷售成本或折舊計入期間費用進行33%稅前扣除。因而合理利用稅法中成本確認、計量的薄弱環節是稅收籌劃的關鍵,更為有趣的是本人曾和一位稅務稽查人員交談,他對稅法中生產成本計量只有一點原則規定也是頗有微辭,認為無章可循,看似剛性十足的稅法更有溫柔的一面。本人總結出一句經驗,即稅法說不可以的則一定不要說可以,稅法說要鼓勵的,則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成為鼓勵人群中的一員,哪怕是偽裝成鼓勵人群中的一員(當然偽裝是違反稅法精神的,有籌劃風險)。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