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hnfp"></address>

    <address id="thnfp"><th id="thnfp"><progress id="thnfp"></progress></th></address>
    <listing id="thnfp"><nobr id="thnfp"><meter id="thnfp"></meter></nobr></listing>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  (http://m.gangyx.cn/bbs/index.asp)
    --  談股論金  (http://m.gangyx.cn/bbs/list.asp?boardid=23)
    ----  [推薦]不看不知,原來80%股民是這樣虧損的!  (http://m.gangyx.cn/bbs/dispbbs.asp?boardid=23&id=25182)

    --  作者:薰衣草
    --  發布時間:2009/9/12 10:45:47
    --  [推薦]不看不知,原來80%股民是這樣虧損的!
    不看不知,原來80%股民是這樣虧損的!
     股市是經濟的睛雨表,事實上也是貧富懸殊的睛雨表.中國經濟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實體經濟,一個是虛擬經濟(股市)。你為什么富,我為什么窮?股市是資本市場,通過股市這個窗口,基本可以看出中國的貧富懸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有些人為什么只要幾年時間,就很輕松地擁有了幾十億資產,有些人為什么辛辛苦苦工作一輩子還是窮光蛋一個呢?“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話大抵是金科玉律。給朋友們推薦個很不錯的股票網--上海銀豐股票理財投資公司--www.222gu.com
      每個醫生都有一個體溫表。病人去醫院看病“不好了,39度!高燒,得住院!睘槭裁?體內的紅細胞、白細胞、淋巴細胞,面對進入體內的敵人,病毒、細菌招架不住了。體溫表就說:趕快派增援部隊來。
      過去,我們講股市是經濟的睛雨表,實際上,股市也是貧富懸殊的睛雨表,也會說:你打不過敵人,你的錢玩完了,請趕快派增援部隊來,也得住院才行。打開電腦,股市的K線圖就會告訴你,誰又富了,誰又窮了,又有多少人跳樓了。
      (一)

      要揭開窮人與富人的神秘面紗,股市是一個很好的窗口,在中國要想成為富人,就非得讀好股市這本書不可。那么,中國的股市,到底又是個什么東西呢?
      其實,股市就是一個菜市場,只是賣菜與賣股票的區別,到菜市場去是拿錢買雞、魚、肉,進股票市場是用錢去買X、Y、Z公司的“票”。唯一的區別是菜可以吃,可以填飽肚子,而“股票”呢?是既不能吃,更填不飽肚子。民以食為天,所以要有菜市場,這好理解,搞股票市場又是為了什么呢?平時,誰手里總會有幾個余錢,放在那里,閑著也是閑著。辦公司、搞企業的哪個又不缺錢呢?誰又不想自己的錢多生幾個崽崽呢?這樣,一個要補禍,一個要禍補,就象男人和女人一樣,錢和企業之間就有了一種天然的相互需求。過去,錢都是通過銀行這個“媒婆”去談婚論嫁,把利息做為“訂婚彩禮”。新社會了,搞“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當然是有背時代潮流,聽說,西方世界早就“自由戀愛”了,所以,中國人也搞起了股票市場。
      按照流行的說法,股票市場也叫資本市場,是做錢生意的地方,看得到的只有證券交易所,還有就是電腦上的這個圖,那個圖,這只股票,那只股票,叫虛擬經濟。與之相對應的是實體經濟,也就是菜市場、養雞場、煤礦、鋼鐵廠等等,如果要把這些比做為人的真正知識與能力水平的話,那么,虛擬經濟就相當于這個人是的專科、本科、研究生文憑。一個是虛,一個是實,虛與實這大概就是兩者之間的關系。我想,“股票市場是一國經濟的睛雨表”這句話,大體就是這么來的了。
      股票市場買賣的是股票,叫“權證”,也叫“有價證券”,說白了就是一張紙,證明我拿了你多少錢,將來我的企業要是賺了錢就分紅給你,要是虧了,就與我無關,但我會告訴你一聲,這就是所謂的股票。這張紙值多少呢?打個比方,張三有個企業,這個企業就是1只雞,拿到菜市場里去賣只能賣10元錢,而拿到股市里去賣,就可賣40元錢,并且這只雞還屬于張三,只是打個收條給你,收條寫道:中國公民李四交來人幣1分,擁有X雞股權的4000分之1,如雞下蛋,照股分蛋,如無蛋可分或雞意外死亡,后果自負。此據。
      這對張三而言,當然是天大的好事,平時,要貸點款找銀行既要支付利息,還要求爹爹拜奶奶的,這多好呢!所以,全國大大小小的公司都爭起來要上市,上了市就是牛逼公司,證券委的門口就筑起了一道萬里長城。
      李四想:說是買雞,雞又在別人手里,說要分蛋,沒得蛋分還得后果自負,雞死了又沒人來賠。這樣的事怕做不得,心里老打鼓。此時,張三說話了:賣雞啦!賣雞啦!美國進口的良種雞啦!我的雞一天能下2個蛋,一年能下1000個蛋啦!誰買我的雞,雞生蛋,蛋生雞,到了明年你就有兩只雞啦!經國家證券委批準今天上市啦,大家快來買啦。李四當然就心動了:美國進口的,雞生蛋,蛋生雞,這太好了,又是國家批準的。就買了。
      買了之后呢,就唱歌,唱《籬笆墻的影子》:星星還是那顆星星喲,月亮還是那個月亮……碾子是碾子,缸是缸喲,爹是爹來娘是娘……星星咋不象那顆星星喲,月亮也不象那個月亮……騾子下了個小馬駒喲,烏雞變成了彩鳳凰……。歌很流行!為什么很流行呢?彩鳳凰變成了烏雞。李四買雞不成,反啄一把米,不說蛋,毛都沒看到一根,只好又跑到菜市場里去罵:雞八毛!所以,“雞八毛”就成了國罵。你問他,他就說:雞還是那只雞,過去是八毛錢一斤,現在是40塊錢一斤,我有什么辦法,只好罵“雞八毛”解解悶。
      就有了一個問題必須做出回答:虧本的事,誰愿意做呢?沒人做了,張三的雞又怎么賣得出去呢?再有,雞的價格為什么總是賣得還越來越高呢?
      有一個猩猩吃香蕉的試驗:在一個大籠子里放進四只猩猩,一端懸掛香蕉,中間是梯子,上方是噴水籠頭。猩猩甲發現了香蕉,走了過去,走到梯子上,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猩猩甲頓時成了“落湯雞”,猩猩乙丙丁匆忙用雙手遮住了腦袋!坝赀^天晴”,猩猩甲再去,還是“落湯雞”。猩猩甲似乎領悟到被雨淋和香蕉之間的模糊關系,返回到了籠子的另外一端。過一陣子,輪到猩猩乙丙了,結果可想而知。然而,猩猩們處在了饑餓中,猩猩丁雖然看到了前面三只猩猩的遭遇,心里想:我可能不會象那三個倒霉蛋吧?僥幸向梯子走了去。意外發生了,甲乙丙飛快地沖了上去把猩猩丁拖了回來,然后一頓暴打,把可憐的猩猩丁僅存的一點兒信心也從肚子里打了出來。現在,四只猩猩老老實實地呆在了籠子的另一端,眼巴巴又惶恐又不安地望著香蕉,還敢輕舉妄動嗎?不敢了。
      這就是股市,猩猩們的遭遇就是股民們的遭遇,想一想,哪個股民不是“落湯雞”呢?
      但是,股市沒有完,試驗也沒有完。試驗人員把猩猩甲放了出來,然后放進猩猩戊,這只新來的猩猩看到了香蕉,高高興興地向梯子走去,結果被猩猩乙、丙、丁拖了回來猛捶了一頓,什么原因?不大明白。想著那只香蕉,再攢足了勁,向梯子走去,三只猩猩又把它教訓了一頓,還是不明白為什么挨揍,但現在明白了那只香蕉是不能去拿的了。
      這就是老股民教育新股民。
      如果都這樣,股市就沒得玩了。
      試驗還在繼續。把籠子里所有的老猩猩都放出來,放進全新的四只猩猩。結果是什么?重復“落湯雞”的故事。股市也是這樣,在永遠重復昨天的故事。
      中國有13億人口,何愁沒有“落湯雞”呢?人們總以為人比猩猩聰明,其實,并沒有這回事,人的愚蠢差不多地象猩猩。王五聽說別人買雞發了財,哪天也花40元錢買了只雞,過兩天,打開電腦一看,漲了!50塊了,鍵盤一敲,賣了,賺了10塊錢。賺錢真是太簡單,太容易了,一秒鐘都不到,坐在家里,錢就來了。就眉開眼笑、載歌載舞跟自己的一兄二弟,三妹四姐、五叔六伯,七姑八嫂,九朋十友講“我找到了一個發財的好門路,錢比印鈔票還來得快……”,如此這般,一傳十,十傳百,就傳遍了神州大地。去,炒股去!很多的人就離開了菜市場,把銀行的錢取了出來,走進了股票市場。見到了X股票:大家就你出40,我就出50,你出50,我就出60……象趙本山在春晚演的小品《忽悠》一樣,一直往上叫。想當年紅旗招展的時代,要那么遠的路程,100萬紅衛兵一下就趕到了****,F在,就在家門口,還得了!各證券交易所就排起了長龍,這就叫全民炒股。
      明明聽說股市好賺錢,為什么80%的人都虧呢?道理其實很簡單,當大家看到50、60往上叫的熱鬧場面時,人們的心里總是想:人多就會財旺,越是門庭若市,就越是搶手貨;50沒買,60也沒買,70還是沒買,好后悔啊,100元,再不能等了,就下決心買了。哪想到,排隊的人都只是聽說那雞是良種雞,沒哪個人親眼見過,好家伙!等你買到的時候,壞了!那不是只良種雞,是只頗腳的鴨,最多只值10塊錢。原來,上當受騙了。一打聽,才知道好多往上叫的人,都是趙麗蓉小品《打工奇遇》里的“飯托”。
      80%的人都虧錢了,錢又哪去了呢?10塊錢1只的雞,賣40塊錢,這里不去了30塊錢么,這錢歸誰了呢?千千萬萬個30都是姓張的一個人了。等到那只雞的價格跌到只有10塊的時候,張三就用這個錢再返回來把雞又全部買下,漲到100塊的時候再全部賣掉,這不又得有人虧90么。到底要虧多少,要看這只雞最后值多少錢了,如果是只頗腳鴨只值10塊錢,那么,大家總共要虧120塊錢,如果值30塊錢,就只虧100錢。目前,中國股票市場大抵就是這么回事。李四難道注定就只有虧沒有賺的可能嗎?有。你買的這只雞的確是只貨真價實的良種雞,一年確實能產1000個蛋,能值100元錢,如果一年能產1100個蛋,那么,你就有賺了,中國股市有這樣的雞嗎?沒去調查,這是某些人應該去做的事情,不是你,也不是我能管得到的事情。但是,不管有不有,道理還是這個道理。
    <script src="tag.php?action=relatetag&rtid=156480"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  作者:iabc3000
    --  發布時間:2009/9/29 10:34:35
    --  
    古今中外都是這樣的,客觀存在,無可如何的。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