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0日 來源:學習時報 記者: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們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請您介紹一下2011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落實情況。 謝旭人:2011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各地區各部門按照中央部署,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有效應對各種突出矛盾和問題,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呈現增長較快、價格趨穩、效益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實現了“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并注重把握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和重點,狠抓財政管理,積極防范和控制財政風險。在實施過程中,重點把握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增加對種糧農民的各項補貼規模。穩步提高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和農民轉移就業,增加農民生產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繼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支持落實企業職工最低工資制度,促進提高低收入者勞動報酬。大力支持增加農產品供給,擴大生活必需商品、原材料進口,加大儲備物資市場調控力度,促進市場供求平衡和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對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降低流通成本。各地普遍建立了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落實對城鄉低收入群體的各項補助政策。 二是調整優化投資結構。中央基建投資重點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教育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新疆、西藏及四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自主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方面,優先保障重點在建、續建項目的資金需求,有序啟動“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建設。 三是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由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并調整稅率結構,降低中低收入者稅負,加強對高收入的調節。對部分小型微利企業繼續實行所得稅優惠政策,出臺提高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等一系列促進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稅費減免政策。調整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政策。 四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促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學前教育發展。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實施薄弱學校改造計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年人均不低于 200元,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范圍擴大到 60%以上地區,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同步推進。落實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就業扶持政策。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全年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00萬套以上,新開工1000萬套的目標任務全面完成。認真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大對文化領域的支持力度,促進文化發展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