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hnfp"></address>

    <address id="thnfp"><th id="thnfp"><progress id="thnfp"></progress></th></address>
    <listing id="thnfp"><nobr id="thnfp"><meter id="thnfp"></meter></nobr></listing>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  (http://m.gangyx.cn/bbs/index.asp)
    --  安易小型V5E財務軟件交流  (http://m.gangyx.cn/bbs/list.asp?boardid=3)
    ----  韓旭:公共財政要致力于改善民生  (http://m.gangyx.cn/bbs/dispbbs.asp?boardid=3&id=37097)

    --  作者:紅樹林66
    --  發布時間:2012/2/27 11:18:16
    --  韓旭:公共財政要致力于改善民生
    韓旭:公共財政要致力于改善民生

    梅州市平遠縣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韓旭

      當前,廣東省正掀起“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高潮,面對這樣的形勢和目標,我們必須認識到,構建幸福廣東,改善民生是頭等大事,民生問題解決得好,對于構建幸福廣東具有基礎性的意義,必須具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目標取向。

      一、提升發展水平,優化支出結構。長期以來,公共財政對山區特別是農村的投入相對較少,導致農村基礎設施落后,欠賬多,公共服務也難以跟上。因此,建設幸福廣東,必然要把民生問題特別是欠發達地區農村的民生問題擺在突出位置,牢固樹立農村建設與城市建設一樣需要公共財政投入的觀念。堅持發展至上,不斷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與民生聯系緊密的相關產業,積極引導群眾就業和創業,努力改善經濟構成,提升經濟發展對民生的直接帶動效應。必須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民生事業、民生保障方面的投入,把發展成果合理地分配到群眾手中,對教育、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社會保障等基本民生問題,要作為支出的重點無條件解決,對一些發展類民生問題,也要想方設法盡可能解決,讓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二、保障生存條件,提升生活質量。發揮公共財政作用,充分解決民生問題,關鍵在于是否有強烈的民本意識。既要將公共財政資源更多地向不發達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傾斜,加大教育、文化、衛生投入,支持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可持續運轉,切實保障好弱勢群體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條件;又要增強品質意識,注重加大在信訪維穩、食品安全、生產安全、公共衛生等公共安全方面的投入,著力加大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態環境投入,重點支持中心城鎮的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環境監測設施和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解決飲用水源問題,確保飲水安全,改善生存環境。通過在生態環境建設、醫療教育服務、精神文化享受、合法權益保障等方面落實新舉措,提高百姓的幸福感,真正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三、建立長效機制,實施民心工程。全面改善民生是個長期的持續性工作,既要整合資源,集中財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又要善于總結工作經驗,找準問題根源,著力建立長效工作機制,通過制度約束和保障,促進問題的科學、徹底解決。根據財力可能與群眾需求,更好、更全面地解決好民生問題,財政分配側重支持城鄉防災減災工程、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飲水解困等強農工程、民心工程;繼續加大社保投入,在就業保障、養老保障、醫療保障、社會救助、住房保障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逐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只有在傾注民生、改善民生上建立長效的可持續發展機制,才能有效助力幸福廣東。

      公共財政是政府實施經濟調控和社會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新形勢、新背景下,我省財政正致力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提供堅強的資金保障。自今年省十一屆人大第四次會議召開以來,財政資源正進一步向民生領域傾斜,省財政將廣東77.64%的財政支出投入民生領域,主要用于均衡區域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幫助市縣增強發展后勁以及用于改善民生、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支出,由此凸顯出廣東財政加快向公共財政和民生財政轉型、加快構建幸福廣東的步伐和進程。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