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hnfp"></address>

    <address id="thnfp"><th id="thnfp"><progress id="thnfp"></progress></th></address>
    <listing id="thnfp"><nobr id="thnfp"><meter id="thnfp"></meter></nobr></listing>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  (http://m.gangyx.cn/bbs/index.asp)
    --  安易小型V5E財務軟件交流  (http://m.gangyx.cn/bbs/list.asp?boardid=3)
    ----  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歐洲知名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  (http://m.gangyx.cn/bbs/dispbbs.asp?boardid=3&id=37105)

    --  作者:紅樹林66
    --  發布時間:2012/2/27 11:28:35
    --  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歐洲知名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

    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歐洲知名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

    總結歐元危機的十大根源


    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

      2011年12月9日,歐元區領導人為達成歐元區主權債務和銀行問題的全面解決方案再次會晤,但仍未能提振市場。歐洲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Zsolt Darvas就此撰文,指出歐元區存在十大根深蒂固的問題,從而導致當前危機久拖不決。這十大問題具體包括:

      首先,以規則為基礎的《穩定與增長公約》未能如愿約束歐洲各國的財政赤字,導致希臘和意大利公共債務畸高,危機最先從這兩國爆發。

      第二,僅關注財政問題,而忽略了私人部門,導致愛爾蘭和西班牙等國的信貸和住房泡沫增大且不可持續,再加上經常賬戶赤字居高不下等結構失衡問題,競爭力逐步喪失。雖然新采用的“過度失衡程序”旨在評估私人部門風險、幫助各國制定補救措施,但歐元區的調整至少需要十年以上時間,短期內迅速改進是無法實現的。

      第三,缺乏促進結構調整的合適機制。德國等國有能力在歐元區內自行調整(德國的競爭力在過去15年內大幅上升),但意大利和葡萄牙等國無法做到。2010年引入的“歐洲學期”旨在以一年為周期進行財政雙邊評估,也可促進結構調整,但其司法有效性尚有待觀察。

      第四,歐元區國家缺乏危機解決機制,結果造成歐債危機突然爆發后各國無所適從。對于遭受主權危機的國家,歐元區做出了若干臨時安排,包括向希臘提供雙邊借款和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歐洲穩定機制(ESM)兩個融資機制。ESM的防火墻資金為5000億歐元,屬長期救助基金,很可能在2012年中期引入,但即使加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增資(12月的歐盟峰會上達成向IMF增資2000億歐元的決定),資金量仍不足以救助意大利、西班牙等大型經濟體。

      第五,國內銀行的處理機制和銀行對持有政府債券的本土偏好意味著銀行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間具有致命的關聯性。當一國政府出現問題時,該國的銀行系統也無一幸免(如希臘),反之亦然(如愛爾蘭)。這個問題的最好解決方法是設立銀行聯合會,將銀行處理機制和存款擔保集中化,同時要求監管集中化。歐元區債券也有助于打破這種致命關聯,即將主權債券的發行統一為一種公共債券,參與國對其負連帶清償責任,但發行歐元區債券要求成員國間的政治聯盟比目前緊密得多。不幸的是,銀行聯合會和歐元區債券均尚未列入談判議題。

      第六,歐元區各國相互依賴性太強,遠超過危機前經濟較好年份的依賴度!靶 眹奈C會蔓延開來,“大”國的危機就是場災難。例如,如果意大利破產,意大利的銀行系統會跟著破產,進而通過更高層次的相互關聯對歐元區其他國家的銀行系統造成毀滅性威脅,甚至對歐元區以外的國家造成致命打擊。這個問題的最佳解決途徑也是設立銀行聯合會和發行歐元區債券。

      第七,歐洲央行/歐元體系不能進行貨幣融資的嚴格規定意味著歐元區政府的借貸類似借入“外幣”。這是由于一國中央銀行原則上可以通過印鈔和購買政府債券(類似美聯儲、英格蘭銀行或日本銀行在危機中的處理方法),成為主權債務的最后借貸方。雖然歐洲央行邁出了這一步,但實際上很不愿意,行動也很有限。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是:建立更強大的政治和財政一體化,提供可更改歐洲央行法規的基礎。這樣,歐洲央行無需購買更多政府債券,只要做出姿態即可起到作用。當然,歐洲央行目前正面臨購買更多政府債券的壓力,討論建立何種政治和財政一體化缺乏實際意義。

      第八,做出調整的國家都面臨下行風險,即財政調整導致經濟下行和公共收入下降,進而又需要做出更多的財政調整。在缺乏單一貨幣的情況下,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極其困難。

      第九,危機對經濟發展的反向作用不僅表現在做出調整的南歐國家,甚至包括所有歐元區國家。受經濟發展前景黯淡影響,銀行部門資金壓力增大、信用風險上升,提高銀行資本率的措施可能導致信貸發放的減少,后者對經濟的影響更壞。在缺乏有效的危機應對措施的情況下,經濟很難真正復蘇。

      第十,目前的危機不僅是主權債務危機、銀行危機,而且是管理危機。歐元區各國領導人應對危機的態度令人失望,甚至有評論認為達成全面解決方案在技術上和政治上都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如果真的缺乏全面解決方案,歐元區該如何?只要意大利和西班牙在12月9日的峰會之后可以在一級市場上發行新債券,目前的應付方案還可以繼續實施。意大利和西班牙當前的借貸年利率為6%-7%,但即使這個較高的水平再繼續一小段時間,也不一定會必然導致財政的不可持續性。在這期間,第一,這兩國的新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使利率逐步下降;第二,歐洲央行要避免銀行遭受負面影響;第三,經濟需要有復蘇趨勢,尤其在南歐各國。但如果市場拒絕購買意大利和西班牙新發行的債券,則只能通過達成全面解決方案來應對危機。

      (來源:布魯蓋爾研究所 20120112摘譯: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