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省各級財政積極發揮職能作用,投入就業資金21.6億元,全面支持各項就業政策落實。全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 62.3 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4.1萬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7.7萬人;全省農業富余勞動力新轉移就業74萬人;全省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2%,低于年度控制目標。
為實施更加的積極就業財政政策,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省財政廳與省人社廳聯合制定下發了新的《安徽省就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
一是促進就業服務均等。新規堅持統籌就業、公平就業原則,對職業介紹、技能鑒定、就業技能培訓等補貼范圍由過去的登記失業人員和進城求職農村勞動者擴大到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基本涵蓋了有就業愿望和就業需求的所有城鄉勞動者。將《就業失業登記證》工本費作為扶持公共就業服務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就業資金支出范圍并實行免費發放。實現了不同群體、不同區域間公共就業服務的均等化,實現了全省各類勞動者都能享受公共就業服務權利的公平化。
二是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新規把扶持創業作為就業資金政策著力點,將創業培訓、創業后續扶持、組織起來就業等歸納統一到創業扶持類項目,形成扶持創業“組合拳”。對有創業愿望和創業條件的勞動者參加創業意識、創辦企業培訓、創業基地實訓給予100-1000元補助。同時,對在1年內成功創業的,按照成功創業人數,給予每人300元的創業后續服務補貼;對組織起來就業經就業創業園、農民工創業園、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孵化成功搬離創業園,按出園時與該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參加和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職工人數給予一次性定額補助,夯實創業者創業成功率。
三是促進保障水平提升。新規提高了職業介紹補貼標準,由過去的人均60-100元提高到人均120-200元;提高了技能鑒定補貼標準,補貼標準較過去的80-120元提高至100-150元;提高了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補貼標準,由過去的每人每月800元提高至1000元,其中財政每人每月補貼400元提高至500元。新增了就業技能提升工程,以高技能人才培養為重點,對取得技師類資格證書的給予500-3000元補貼。
四是促進重點群體扶助。新規加大了對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扶助力度。對成功介紹就業困難人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工作的給予200元-250元介紹補貼;對畢業年度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截至當年5月1日仍未實現就業的,給予每人500元一次性求職補貼;對高校畢業生到鄉鎮、街道、社區等基層崗位就業,從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工作,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一定期限崗位補貼,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對用人單位和企業吸納零就業家庭成員和招用農村低保的零轉移就業人員,給予一次性1000元就業獎勵,以此全方位的幫扶重點群體人員就業。
五是促進資金安全規范。新規再次強調就業專項資金必須?顚S,不得用于部門或單位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等與就業無關的支出。明確了財政部門要加強就業資金管理和監督,建立和完善就業專項資金支出績效評估機制,提高就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對各項補貼支出申請材料的全面性、真實性進行審核,并通過適當方式向社會公示各項補貼資金審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