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財政和天津市區(縣)財政再次安排資金2億元,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建設高標準農田示范工程,在7個農業區縣再建18萬畝高標準農田,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證糧食穩產高產,促進農民增收。
據了解,建設現代化實施農業被寫入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天津自2011年起,在全國率先全面開展高標準農田示范工程項目建設,在薊縣、寶坻區、武清區、寧河縣、靜?h、濱海新區(大港)和西青區7個區縣投資2.4億元,建設20萬畝高標準農田。目前,第一批建設項目已經基本完成,投資標準由910元/畝提高到1200元/畝。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充分肯定了天津市新一輪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決定再次追加投資,加快天津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并希望天津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成為全國的樣板工程,為項目在全國范圍內的全面鋪開帶好頭開好局。 今年,財政資金重點用于項目地區修建改造排灌站、機電井,配套改造輸變電線路、引水溝渠以及植樹造林等,著力改善農村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目前,工程建設已全面啟動,預計年底前全部完工。完工后將增加糧食生產能力3427萬公斤,棉花253萬公斤,蔬菜1540萬公斤,惠及5.8萬戶農民,增收總額將達6972萬元,平均每戶增加收入1200元。實施高標準農田示范工程建設,標志天津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為保障各項建設工作有序進行,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健全完善資金監管機制,實行財政資金縣級報賬制,落實工程招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確保工程質量和財政資金安全生效。同時,實行項目和資金公示制,做好項目和資金的監督檢查,廣泛接受農民群眾監督,確保建設項目按時限高質量完成。 記者 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