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hnfp"></address>

    <address id="thnfp"><th id="thnfp"><progress id="thnfp"></progress></th></address>
    <listing id="thnfp"><nobr id="thnfp"><meter id="thnfp"></meter></nobr></listing>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題

    -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  (http://m.gangyx.cn/bbs/index.asp)
    --  安易小型V5E財務軟件交流  (http://m.gangyx.cn/bbs/list.asp?boardid=3)
    ----  保證“有飯吃”鼓勵“吃餃子”  (http://m.gangyx.cn/bbs/dispbbs.asp?boardid=3&id=37181)

    --  作者:紅樹林66
    --  發布時間:2012/2/29 15:16:52
    --  保證“有飯吃”鼓勵“吃餃子”
    保證“有飯吃”鼓勵“吃餃子”
    ——黑龍江省推進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工作紀實

    2012年2月29日 來源:中國財經報


      “后來再到縣里開會碰到同僚們的時候,終于能‘挺起腰桿’了!”孫立峰談話的口氣中明顯透出如釋重負的味道。

      孫立峰是黑龍江省青岡縣財政局局長。他說,以前由于存在缺口,年初預算安排起來很難?h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實施后,基本養老保險體系逐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順利實施,“五七工”們領上了養老金,各項民生事業取得長足進展。對于過去財政困難的青岡來說,這樣的“成績單”殊為不易,財政局長的“腰桿”自然會硬起來。

      同屬于綏化市,肇東市的情況迥然不同。作為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的佼佼者,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對于肇東來說,更多的是“錦上添花”。除了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外,肇東從上級財政得到的“大頭”是產糧大縣獎勵資金,去年有1億多元。肇東將這些資金全部用于農業、水利和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等方面,從而為糧食持續穩產增產打開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記者在黑龍江采訪期間了解到,省財政廳通過“三個下移”(體制重心、財力重心、管理重心下移)等舉措,不僅使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工作取得很大進展,更著眼長遠,致力于推進縣域間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市場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動和優化配置,推動形成縣域經濟發展和財源建設的內生機制。

      最大利好體現在惠民生上

      都說數據枯燥,但在孫立峰眼里,要說明這些年來青岡財政和經濟社會的變化,沒有比這些數據更生動有力的了。

      人均財力水平由2006年的24000多元,提高到目前的44000多元,年均遞增超過16%;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年工資由15180元增加到20808元,人均增加工資收入5628元。

      保運轉的數據也越來越“好看”。在職人員人均基本公用經費大幅提高;基本擺脫了“吃飯財政”的困難局面,使各部門敢干事、能干事和干好事。

      但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的實施帶來的最大利好還是體現在惠民生上。孫立峰說,財力增強后,縣里考慮最多的是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事業,把“好鋼用到刀刃上”。他給記者列舉一些數字說明了從2006年到2010年青岡民生領域的變化。如,累計投入教育資金8.8億元,年均遞增11%;投入醫療衛生資金3.1億元,年均增長67.3%;新農合參合率達到100%;投入4900萬元用于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健全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投入5.9億元改善人居條件,其中,棚戶區改造和廉租住房資金投入3.7億元,開發、改造棚戶區116萬平方米,建設保障性住房41萬平方米,1.6萬戶家庭直接受益。

      如果沒有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托底,上面這么多涉及重大民生問題的事情能不能做?對此,孫立峰直言,以前沒錢的時候真的沒辦法,F在有了這個機制,保民生等方面的配套真正落實到位了,預算安排得到了切實保障。

      而且,隨著財力的增強,縣財政在促發展上也邁出了步伐,一些重點財源建設企業對財政的貢獻份額穩步提高,鄉鎮財政收入規模不斷壯大。

      “青岡正實現由保工資、保運轉的‘吃飯型財政’向保工資、保運轉、惠民生、促發展的‘公共財政’的重要轉變!睂O立峰表示。

      與青岡不同,肇東市屬于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勵市(縣)和超級產糧大縣。市財政局副局長周敦友表示,上級獎勵資金對于確保肇東的財政綜合實力和糧食生產能力逐年提升,實現“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目標起到了積極作用。

      周敦友介紹,2010年省財政廳下達肇東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2407萬元,主要用于全市保障工資性支出以及民生發展(如津補貼和“五七工”地方匹配資金)和緩解鄉鎮財政困難方面。

      但對于國家超級產糧大縣肇東來說,如何用好數額不菲的獎勵資金更為重要。周敦友說,近年來上級財政對于肇東的產糧大縣轉移支付資金很多,2010年達到1.17億元,他們均按照使用要求進行了安排。如投入8803萬元重點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水稻工廠化育秧棚室等,促進了糧食穩產、高產,提升了農田水利承載能力。投入423萬元用于農村公益事業建設,重點建設了22個鄉鎮衛生院和農村水、電、路等公共設施,緩解農村公共設施資源不足。拿出2472萬元扶持糧油收儲、加工企業支出,解決儲糧安全和農民送糧難問題。

      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加固,肇東這幾年的糧食生產能力節節攀升。周敦友告訴記者,肇東的糧食總產從2007年的41.3億斤一路增加到2010年的53.38億斤,去年則達到58.6億斤,五年間增產17.3億斤,連續四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