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會計師行業面臨人才嚴重短缺 |
發布時間:2006-11-4 閱讀次數:774 評分(0票,平均0.00分) 評論:0次 |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夏峰 編輯:zlcx |
原文標題:"中國會計師行業面臨人才嚴重短缺—專訪澳洲會計師公會會長麥高信" 我國將于明年起開始實行新會計準則,中國會計師行業的從業人員將因此面臨怎樣的挑戰,本報記者日前就此專訪了澳洲會計師公會會長麥高信。 上海證券報:您認為中國會計師行業當前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麥高信:中國會計師行業目前缺乏足夠的從業人員,尤其是缺乏擁有國際經驗、專業水準的會計師。根據有關預測,中國至少需要30萬~50萬名合格的會計師,但目前的人數顯然遠遠不能達到這個要求。 事實上,在發達國家也是如此。以澳大利亞為例,許多經驗豐富的資深會計師已臨近退休,會計師行業面臨“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因此,加大對會計師行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在全球范圍內都顯得格外的重要。 此外,一些大型的會計師事務所擁有的專業審計人員在不斷流失,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去思考如何才能留住人才。 上海證券報:國內會計師行業存在公信力不足的情況,甚至連“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偶爾也會遭遇信任危機,您覺得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解決該問題? 麥高信:提高會計師行業的公信力,主要依靠會計師事務所的自我約束。通常來看,可以采取兩個措施:將業務部門和審計部門的利益分開,保證審計部門不會因為公司的利益而影響工作的獨立性和公正性;加強對公司員工的管理和道德規范教育,同時讓雇員盡可能地多了解行業規范,以免觸犯法律、法規。 對于監管部門來說,關鍵在于保證公眾利益不受到虛假信息的損害。不過,政府不能對該行業進行過度監管,因為如此容易導致會計師從業人員的不滿情緒,進而導致優秀的會計師流出該行業。最終,過度監管的成本仍將轉嫁到公眾身上。 上海證券報:國內會計師事務所的數量是否過多? 麥高信:我不這么認為。即使在發達國家,不同層面和規模的企業需要不同的會計師事務所來提供服務,監管部門也在采取一些措施,支持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 在中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四大”將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但是,“四大”的業務通常集中在大型企業,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則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具備優勢。兩者之間并不存在矛盾。 上海證券報:中國將于明年1月1日實施新會計準則,您對此有何建議? 麥高信:從2005年1月1日開始,澳大利亞開始實行新的國際財務與報告準則。目前來看,過渡期是十分順利的。由于存在新準則標準解釋的問題,一些準則具體的實施者便面臨著挑戰,因為要制定新的財務會計報表,而審計部門也要根據新準則標準來審計。 人物簡介: 麥高信現任澳洲會計師公會會長和堪培拉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保證及咨詢商業服務(政府)部門董事,澳洲資深注冊會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