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債券
是指由社會各類經濟主體為籌資而向債券投資者出具的,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基本要素:發行主體、票面價值、價格、本金、償還期限、償還方式、收益率等七個內容。一、債券分類
按發行機構國債 : 由中央政府發行的債券。信用高。
地方政府債券:由地方政府發行,又叫市政債券。信用、利率、流通性略低于國債。
金融債券: 由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信用高、流動性好、安全,利率高于國債。
企業債券: 由企業發行的債券,又稱公司債券。風險高、利率高。
國際債券: 國外機構發行的債券。 按償還與付息方式
定息債券: 債券票面附有利息息票,通常半年或一年支付一次利息,利率是固定的。又叫附息債券。
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到期一次性支付利息并償還本金。
貼現債券: 發行價低于票面額,到期以票面額兌付。發行價與票面額之間的差就是貼息。
浮動利率債券:債券利率隨著市場利率變化。
累進利率債券:根據持有期限長短確定利率。持有時間越長,則利率越高。
可轉換債券: 到期可將債券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 按擔保性質
抵押債券: 以不動產作為抵押發行。
擔保信托債券:以動產或有價證券擔保。
保證債券: 由第三者作為還本付息的擔保人。
信用債券: 只憑發行者信用而發行,如政府債券。 二、債券的四個特點
償還性:債務人必須在規定的償還期限如期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償還本金。
收益性:債券的利息收入一般高于銀行儲蓄。同時還可通過債券市場(或證券市場)進行低買高賣獲得價差。
流通性:債券可在償還前通過市場進行轉讓,或者通過金融機構進行抵押貸款。所以流動性較好,但相對來說比儲蓄略差。
安全性:債券的安全性比較高,除儲蓄外,一般比其他投資品種的風險要小。 三、債券的功能 此處所說的功能是指相對于國家和各發行主體的經濟發展而言,具有如下功能: 融資功能:債券市場是金融市場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使資金的供需雙方互通有無,為資金不足者籌措資金;
資金流動導向功能:效益好的單位發行的債券風險小,受投資者歡迎;效益不好的單位發行的債券風險高,即使利率較高,也不是很受投資者歡迎。因此,通過債券市場,資金得以向優勢企業集中,從而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
宏觀調控功能:國家中央銀行作為貨架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部門,主要依靠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和利率等政策工具進行宏觀經濟調控。其中,公開市場業務就是中央銀行通過在證券市場上買賣國債等有價證券,從而調節貨幣供應量,實現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 四、債券風險 投資債券同樣也存在風險,如信用風險、利率風險、通脹風險、收回風險、稅收風險、政策風險等。相對而言,信用風險是比較值得注意的一個方面。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凡向社會公開發行的債券,需由人民銀行指定的資信評估機構進行評估。我國證券交易規則規定,企業信用必須在A級以上,才有資格向社會公開發行債權。進行在此簡單介紹一下關于債券的評級標準。
AAA:最高級,保證償本付息;
AA:高級,償本付息能力高;
A:中上級,具有較高的償本付息能力,但易受經濟變化影響;
BBB:中級,具有償本付息能力,但需一定保護措施,一旦有變,償本付息能力削弱;
BB:中下級,具有投機性,不能認為將來有保證,對本息的保證是有限的;
B:下級,不具備理想投資條件,償本付息能力極小,有投資因素;
CCC:信譽不好,可能違約。危及本息安全;
CC:高度投機性,經常違約,有明顯缺點;
C:等級最低,經常違約,根本不能進行投資。 五、債券投資原則 收益性原則:企業債券存在是否能夠按時償本付息的能力風險,作為對承擔這樣風險的回報,企業債券的收益率要比政府債券要高,在對風險進行分析后,選擇收益性最好的債券進行投資;
安全性原則:和收益性原則相對應,收益性越好的債券其風險越高,確定收益和風險的對比,選擇最合適的品種進行投資,以保障資金安全;
變現性原則:債券本金的回收速度較慢,選擇的債券品種應該能以相對較快的速度轉化為現金,而債券的總體價值盡可能的不受到損失。信用等級高的債券的變現性強,反之則弱。如國債、政府債券等上市后即可轉讓,變現性就強,而小公司發行的債券的變現性就要差得多。 六、債券投資策略 提高資金利用率:在發行期的最后一天購買,在兌付期的第一天兌現,可適當減少資金的占用周期;
獲取價差: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債券價格是不相同的,利用這個價差有可能賺取一定利潤。另外,不同的地區之間債券的價格也是有差價的。
新舊替換:在發行新的債券的時候提前賣出原有的國債,騰出資金購買新的債券,比等待到期兌付所得的收益要高,但前提是必須比較相對的價格和利率,確定有增加收益的可能性之后才可以執行;
國債優先:由于國債相對同期的定期儲蓄收益要高,相比可優先選擇國債。
分散管理:按種類、時間、兌付日、行業、區域對債券進行分散投資,可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