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財政部、監察部和審計署等三部門已發布關于外匯交易的禁令和風險提示,但非法網絡炒作平臺仍暗流涌動,難以消失。在互聯網上,仍然有很多炒作平臺去炒作和招攬客戶。然而,在這些“誘惑”背后,網絡交易平臺的高杠桿風險和資金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今天山海證券跟大家聊聊投資者該如何防范違法違規外匯交易的話題。

近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郵政、招商等不少于13家銀行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防范非法外匯交易風險提示》,并指出個人直接或間接開展和參與相關外匯業務,涉嫌違反規定。
公告如下:目前,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的外匯存款交易尚未獲批;境內個人跨境購房并直接進行跨境證券投資,相關外匯業務屬于資本項目項下業務,按可兌換程序管理,尚未明確開放。直接或間接從事或參與上述外匯業務,涉嫌違規。請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防范財產損失。
根據銀行的公告,我們發現主要問題是個人參與外匯交易的資金風險,以及涉嫌違規(個人不能超過5萬美元的限額)等,需要注意。不過,該行并未提及個人是否違法,這也讓個人投資者放心。
對于具體的法律風險,王德義律師介紹說:一方面,這些交易網站大多是在海外運營,沒有在中國注冊。投資者的資金通過銀行或第三方渠道在海外支付,這些收款機構或個人的收款賬戶很可能被用于洗錢。
另一方面,這種交易具有期貨的特點,交易杠桿非常大,輸贏被放大數百倍。而且,價格來源不透明,市場K線容易被人控制。交易軟件通常是從黑市購買的來源不明的軟件,很容易被后臺人員控制。這種交易很可能涉嫌欺詐,但司法打擊的成本非常高,投資者一旦失去權益,很難得到保護。
因此,對于這些互聯網上的外匯平臺來說,大多是沒有外匯牌照的境外平臺,通過高捐、秒進秒出、一對一授課等虛假宣傳,具有很強的誘因。
在這里,山海證券要提醒一下,投資者在投資前,需要能夠清楚地分辨哪些平臺可能被人控制,并實施網絡欺詐;哪些平臺在海外擁有真實的許可證,運營合規,信用良好。驗證確實沒問題后,方可進行投資。更多關于外匯投資資訊,大家可以關注山海證券官網了解更多。

近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郵政、招商等不少于13家銀行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防范非法外匯交易風險提示》,并指出個人直接或間接開展和參與相關外匯業務,涉嫌違反規定。
公告如下:目前,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的外匯存款交易尚未獲批;境內個人跨境購房并直接進行跨境證券投資,相關外匯業務屬于資本項目項下業務,按可兌換程序管理,尚未明確開放。直接或間接從事或參與上述外匯業務,涉嫌違規。請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防范財產損失。
根據銀行的公告,我們發現主要問題是個人參與外匯交易的資金風險,以及涉嫌違規(個人不能超過5萬美元的限額)等,需要注意。不過,該行并未提及個人是否違法,這也讓個人投資者放心。
對于具體的法律風險,王德義律師介紹說:一方面,這些交易網站大多是在海外運營,沒有在中國注冊。投資者的資金通過銀行或第三方渠道在海外支付,這些收款機構或個人的收款賬戶很可能被用于洗錢。
另一方面,這種交易具有期貨的特點,交易杠桿非常大,輸贏被放大數百倍。而且,價格來源不透明,市場K線容易被人控制。交易軟件通常是從黑市購買的來源不明的軟件,很容易被后臺人員控制。這種交易很可能涉嫌欺詐,但司法打擊的成本非常高,投資者一旦失去權益,很難得到保護。
因此,對于這些互聯網上的外匯平臺來說,大多是沒有外匯牌照的境外平臺,通過高捐、秒進秒出、一對一授課等虛假宣傳,具有很強的誘因。
在這里,山海證券要提醒一下,投資者在投資前,需要能夠清楚地分辨哪些平臺可能被人控制,并實施網絡欺詐;哪些平臺在海外擁有真實的許可證,運營合規,信用良好。驗證確實沒問題后,方可進行投資。更多關于外匯投資資訊,大家可以關注山海證券官網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