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hnfp"></address>

    <address id="thnfp"><th id="thnfp"><progress id="thnfp"></progress></th></address>
    <listing id="thnfp"><nobr id="thnfp"><meter id="thnfp"></meter></nobr></listing>
    dvbbs
    收藏本頁
    聯系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財務專業知識交流社區
    搜一搜更多此類問題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專業知識交流財務專業知識交流 → 差異只在毫厘之間

    您是本帖的第 530 個閱讀者
    樹形 打印
    標題:
    差異只在毫厘之間
    LZQ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火箭俠
    文章:2009
    積分:10052
    注冊:2006年9月23日
    樓主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LZQ

    發貼心情
    差異只在毫厘之間
    2003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頻布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對營業稅條例及實施細則在較大范圍內從征收范圍、適用稅目到營業額、納稅時間等作了補充或修正規定,特別是房地產企業是否可以根據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二十款之規定“單位和個人銷售或轉讓其購置的不動產或受讓的土地使用權,以全部收入減去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的購置或受讓原價后的余額為營業額!,按開發產品的銷售額減受讓土地款作為營業額進行差額征稅成為焦點。
    一、    案例介紹
    2006年,A市甲房地產公司從乙國有房地產公司購入在建工程6億,由于A市當地國土房產部門嚴格限制企業之間的土地權及在建工程的轉讓,因而在建工程的土地權4.5億元通過土地儲備中心以招拍的方式出讓給甲公司,甲公司取得行政事業收據,而在建工程部分1.5億元以乙房地產公司銷售在建工程的形式銷售給甲公司,甲公司取得銷售不動產發票。土地出讓合同注明,土地款4.5億元,在建工程款1.5億元。2008年,甲公司開發房屋進行預售,對甲公司營業額是否按照[2003]16號文進行差額征稅,如何按差額進行征稅產生了激烈的爭論。
    二、    爭論焦點
    1、是否按差額進行征稅
       稅務機關提出,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二十款并不適用于房地產企業,理由是至今未見亦未聞房地產企業銷售房屋可以減去受讓土地款進行差額征稅。
    甲企業稅務師認為,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二十款是否適用于房地產企業,需要具體類型具體分析,并不是一個一刀切的問題,還需從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二十款文件本身進行解讀才能找到**。根據“單位和個人銷售或轉讓其購置的不動產或受讓的土地使用權”,可以知道,不動產和土地使用權前面皆有定語,即不動產是購置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是受讓的土地使用權。根據營業稅的立法習慣,銷售和購置是固定的搭配用詞,轉讓和受讓是固定的搭配用詞,那么銷售的必然是購置的不動產,轉讓的必然是受讓的土地使用權。因而“單位和個人銷售或轉讓其購置的不動產或受讓的土地使用權”,是指“單位和個人銷售其購置的不動產或單位和個人轉讓其受讓的土地使用權”兩種情況。
    因而綜合來解讀““單位和個人銷售或轉讓其購置的不動產或受讓的土地使用權,以全部收入減去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的購置或受讓原價后的余額為營業額!,是指“單位和個人銷售其購置的不動產,以全部收入減去購置不動產購置原價后的余額為營業額”和“單位和個人轉讓受讓的土地使用權,以全部收入減去受讓土地使用權的受讓原價后的余額為營業額”兩種情況,即營業稅差額征稅只限定于兩種情況,(1)、銷售其購置的不動產,(2)轉讓其受讓的土地使用權。作為房地產開發企業,一般情況下是屬于受讓土地權后,開發銷售房屋,即不動產不屬于“購置”,因而不是“銷售其購置的不動產”,不符合第(1)種情況;同時房地產企業銷售房屋屬于“銷售不動產”而不是“轉讓土地使用權”因而亦不符合第(2)種情況,因而不能適用于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二十款差額征稅的條款。
    經過以上分析,甲企業認為,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二十款并不適用于房地產企業,是指正常受讓土地建房的情況下,房地產企業營業額不得減土地使用權受讓款,而不是房地產企業不適用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二十款,因為沒有任何文件明確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二十款并不適用于房地產企業,認為“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二十款并不適用于房地產企業”是一種片面的解讀。
    按《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主席令第七十二號)第四十五條之規定“商品房預售,應當符合下列條件:按提供預售的商品房計算,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并已經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土地只有開發超過25%方可進行轉讓,即通常所謂的滿足預售條件,由于房地產項目的立項、規劃報批通常情況下皆在開發25%之前進行,項目定位已經明確難以更改,因而通常情況下不會出現轉讓在建工程的情況。單純的轉讓土地使用權更是為《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所禁止,因而“轉讓其受讓的土地使用權,營業稅按差額征稅”事實上是不存在的,是被《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所禁止的。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二十款并不適用于房地產企業在通常情況下是可以作為操作的口徑來理解的,但卻忽略了“萬事皆有特殊”,也違反了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二十款的立法本意。在本案例中,甲企業營業稅是可以按差額進行征稅的。
    稅務機關提出,即使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二十款規定的“銷售其購置的不動產”營業額差額征稅可以適用房地產公司,但房地產公司購置不動產進行開發再銷售,屬于“銷售其開發的不動產”而不是“銷售其購置的不動產”,因而營業稅還是不得差額征稅。
    甲企業認為,“銷售其購置的不動產”是從不動產進入企業的來源方式定義何種情況下可以差額征稅。而“銷售其開發的不動產”準確的是“銷售其購置后開發的不動產”,從不動產進入企業的來源方式來看,仍然是購置的,因而仍然屬于“單位和個人銷售其購置的不動產,以全部收入減去購置不動產購置原價后的余額為營業額”這種情況。
    經過溝通,稅務機關認可企業意見。
    2、如何按差額進行征稅
    那么甲公司如何進行差額征稅呢?是按銷售額減6億差額征額還是按銷售額減1.5億差額征稅?
    稅務機關認為,根據“單位和個人銷售其購置的不動產,以全部收入減去購置不動產購置原價后的余額為營業額”,本案例中,甲公司取得的不動產發票標明金額為1.5億元,另外的4.5億元取得的是行政事業收據,屬于土地使用權的受讓款,因而應按1.5億元作為購置不動產的購置原價,并以銷售額減1.5億元作為營業額差額征稅。
    甲企業認為,首先,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規定,本案例中甲企業和乙國有企業之間的交易不可能是單純的轉讓土地使用權交易(因為單純的轉讓土地使用權交易是被《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所禁止的),而應該是轉讓在建工程的交易,即甲企業與乙公司的交易肯定屬于“購置不動產”,而不是“受讓土地使用權”。其次根據《物權法》(主席令第六十二號)第一百四十七條之規定“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轉讓、互換、出資或者贈與的,該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占用范圍內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一并處分”,轉讓建筑物的,土地權一起轉讓。因而轉讓建筑物必須導致土地使用權的轉移,不存在分別轉移的情況,那么甲企業購置的不動產應包括土地權,因而應按6億作為減項差額征稅。
    雙方為此爭執不下。

    溫故知新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8/7/10 10:59:04
    LZQ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火箭俠
    文章:2009
    積分:10052
    注冊:2006年9月23日
    2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LZQ

    發貼心情
    三、    筆者的意見
    1、案例交易性質解析
    經過以上的爭論和分析,筆者認為,甲企業可以根據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二十款的規定進行差額征稅,應該是沒有異議的。到底是按1.5億還是6億作為減項差額征稅,這個問題由于《物權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相關規定和當地國土房產局的做法沒有有效的銜接,而變得復雜。
    按《物權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該案例中的交易屬于甲企業購置不動產無疑,正常情況下,應由乙國有企業開具銷售不動產的發票6億元給甲公司,甲公司以6億元作為減數差額征稅。但由于當地國土房產局嚴格限制企業之間的土地交易行為,乙國有企業(或是政府)委托土地儲備中心進行土地的招拍,因而表現為甲企業從土地儲備中心買地而從乙企業買在建工程的情況,由原來的兩方交易變成三方交易。
    從票據形式來看,甲方取得的土地權票據是行政事業收據,那么此時的土地權應是歸國有(政府所有),而不是是乙企業所有,即乙國有企業的土地此時應已被收歸國有(政府所有)。那么乙國有企業作為企業是不可能出讓這塊土地使用權的,乙國有企業作為企業只能銷售1.5億的在建工程(不含土地使用權)。雖然根據物權法,銷售不動產必然導致土地權的銷售轉移,同時出讓合同亦約定土地款4.5億元,在建工程款1.5億元。但從最終的法律結果看,表現為甲公司從土地儲備中心受讓4.5億土地使權,從乙國有企業購置1.5億在建工程。按《物權法》,轉讓建筑物的,土地權一起轉讓,不動產應該包括土地權?墒窃诒景咐校粍赢a的權屬證明卻表現為建筑物歸乙企業所有,土地權歸國有(政府所有),構成不動產的建筑物與土地權分屬兩個不同的法律主體,因而銷售時也由兩個不同的法律主體開具了不同性質的票據,這也成為本案例中讓稅務機關難以接受的關鍵環節。
    2、案例交易票據解析
    在目前以票管稅的體制下,票據的形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對交易的實質認定。如按《物權法》的相關規定認為以6億作為營業稅差額征稅的減項,則甲方購置的不動產為6億,按《發票管理辦法》及《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應取得6億的不動產發票,但實質上甲方從乙公司購置建筑物1.5億,取得1.5億不動產發票,從土地儲備中心購置土地使用權4.5億,取得4.5億行政事業收據,從票據的角度存在暇疵。
    但按《發票管理辦法》及《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本案例中甲公司的上游交易單位,無論是乙國有企業還是A市的土地儲備中心,都沒有違反《發票管理辦法》及《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遵照《發票管理辦法》及《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開具了不動產發票及行政事業收據,在上游交易方未違反發票管理相關規定的情況下,甲公司作為下游交易單位不屬于“未按規定取得發票”,因而甲企業取得的發票和行政事業收據沒有暇疵。再根據:
    (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83號)第三條之規定“單位和個人銷售或轉讓其購置的不動產或受讓的土地使用權,無論該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上一環節是否已繳納營業稅,均應按照財稅[2003]16號文件第三條第(二十)項的有關規定,以全部收入減去該不動產或土地使用權的購置或受讓原價后的余額為計稅營業額;同時,在營業額減除項目憑證的管理上,應嚴格按照財稅[2003]16號文件第四條的有關規定執行。”
    (2)、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營業額減除項目支付款項發生在境內的,該減除項目支付款項憑證必須是發票或合法有效憑證!    
    因而本案例中,甲公司取得的減除項目支付款項憑證是沒有暇疵的發票及行政事業收據(合法有效憑證),是符合減除項目支付款項憑證條件的。
    這是一個不應該出現但卻出現的問題,到底是按6億還是1.5億作為減項進行營業稅的差額征收,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有不同的結果。是與非,黑與白有時很難分辨,差異只在毫厘之間,解讀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差以千里。

    溫故知新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8/7/10 10:59:31
    guicpa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論壇游俠
    文章:220
    積分:1115
    注冊:2008年7月18日
    3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guicpa

    發貼心情

    說得太復雜。

    如果,購置的的房地產或土地,購置者投入資金,改變原實物形態,(或形成商品如房屋),此種情況,應按最終形成的商品價值全額計繳營業稅。此種情況多指房地產開發企業。

    如果,購置的房地產或土地,未投入資金,原實物形態也未發生變化,此種情況,按差額(也是自然增值額)計繳營業稅。此種情況多指非房地產開發企業,但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生此種情況,也按差額計繳營業稅。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8/7/24 16:27:56
    guicpa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論壇游俠
    文章:220
    積分:1115
    注冊:2008年7月18日
    4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guicpa

    發貼心情

    A市甲公司是房地產企業,購入的半拉子工程,進行資金投入,加工,并形成商品房,向社會銷售,理所應當按全額繳營業稅。換個角度講,只不過他所耗費的成本較高而已。利潤較薄,所得稅賦就輕。

    此問題不存在爭議。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8/7/24 16:37:38
    guicpa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論壇游俠
    文章:220
    積分:1115
    注冊:2008年7月18日
    5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guicpa

    發貼心情
    稅法也是法律,法律有個重要原則就是:實質重于形式。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8/7/24 16:39:51
    江海淼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青蜂俠
    文章:1421
    積分:7025
    注冊:2007年8月7日
    6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江海淼

    發貼心情
    學習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8/7/27 17:31:53
    nnwudaofei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05
    積分:2145
    注冊:2007年7月22日
    7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nnwudaofei

    發貼心情
    學習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8/7/29 0:25:36

     7   7   1/1頁      1    
    網上貿易 創造奇跡! 阿里巴巴 Alibaba
    北京安易天地軟件有限公司北方論壇
    聯系電話:010-51268244 13611231185 QQ:51110292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頁面執行時間 0.12598 秒, 5 次數據查詢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