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受投資市場矚目的財報季終于步入了尾聲。
股民們都知道,A股有一條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叫“丑媳婦終要見公婆”。越是臨近財報披露截至期才堪堪發布業績的公司,暴雷的可能性就越大。然而4月24日,此前利空信息纏身的莎普愛思藥業發布的2019年年報,卻極大的出乎了市場的預料。
據其年報披露顯示,公司2019年全年共實現營收5.16億元、同比下降15.06%,但凈利潤達到785.72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事實上這一扭虧為盈存在著部分幸運成分。公司對此解釋為,一方面是因為本期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大幅減少。另一方面,本期內公司獲得了部分投資收入、政府補助以及業績補償款。
2018年,備受自媒體風波影響的莎普愛思藥業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其營收、利潤空間開始同步壓縮。然而就在這個市場情緒波動的關鍵期,莎普愛思藥業還對收購的子公司強身藥業進行了1.78億的計提商譽減值,最終導致該年度凈利潤虧損1.26億,引發市場詬病。彼時,很多聲音也將這筆商譽稱之為“失敗的收購”,甚至一度喊出“壯陽藥救不了神藥”的口號。
但現在回過頭來看,不管是強行計提商譽近行財務洗澡還是收購強身藥業,都是一筆相當精明的生意:除了能夠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外,強身藥業所給出的業績補償款,為莎普愛思藥業贏得了寶貴的窗口期。
所謂窗口期,很多莎普愛思藥業的投資者都非常清楚。作為A股市場上唯二的眼藥水概念,莎普愛思背靠的是“早期白內障治療”這一巨大的藍海。在這一先決條件下,不管是業績下滑也好、股權轉讓也罷,都無法動搖公司的基本盤,莎普愛思藥業的首要目標,永遠都是“一致性評價”。
從財報披露的信息來看,自2016年6月莎普愛思藥業與第三方簽署協議、正式啟動芐達賴氨酸滴眼液的一致性評價工作以來,截至2019年12月該項目目前已經推進至臨床試驗階段。同時莎普愛思藥業方面也表示,公司將在不晚于2020年12月31日前,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及浙江省食品藥監督管理局遞交一致性評價相關結果。
但遺憾的是,“一致性評價”所需的時間跨度極長,如何平安度過以及高效利用這一真空期,才是莎普愛思藥業重點考慮的問題。
目前來看,痛定思痛的莎普愛思藥業選擇了艱難轉型。在主營業務方面,莎普愛思藥業開始圍繞“大健康、中老年、OTC”的發展方向和市場定位,重注研發和豐富產品線,預防市場對單一產品的沖擊,以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加快推進業務結構調整。而在品牌觀念和傳播策略調整方面,公司開始大幅度減少廣告費用投入、大力踐行公益事業,減少外界對洗腦式營銷的詬病。
除此之外,莎普愛思藥業還已經在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方面開展相關布局,專注搭建中老年信息數據庫,建立會員系統,側重亞健康領域,并與保險、連鎖藥店、醫院等機構聯合打造專項保險,以便更好的完成預防工作,杜絕相關慢性病的發生。
一方面堅持主干發展,另一方面不斷剪除枝蔓。這一模式雖稱不上精妙,但足夠堅實穩妥。以莎普愛思藥業目前“扭虧為盈”的現狀來說,已經可以給與市場信心,撐到“一致性評價”的曙光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