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利用壞賬損失轉移資金,擠列費用
有些企業將單位還款不沖銷往來賬,而是截留并轉移他處,再通過壞賬損失擠列管理費用。企業收到外單位歸還的欠款后,直接從銀行提出現金轉入企業"小金庫",不在銀行日記賬上反映,日后再將應收賬款作為壞賬處理,通過壞賬損失列入管理費用。如某企業收到河南實業公司歸還以前年度的欠款50000元,企業收款后直接開出一張50000元的現金支票,提出現金后轉入企業"小金庫",用于吃喝業務招待以及購買一些福利用品,之后再將此筆應收賬款作壞賬處理,直接轉銷,計入管理費用,并保持賬面的平衡關系。
六、 利用應收賬款放貸,利息轉入"小金庫"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企業間可以互相拆借資金,但有些企業卻利用應收賬款放貸,將利息收入轉入"小金庫",并稱為企業間拆借資金。如企業將收回的還款,直接轉借給其他單位,并將取得的利息收入轉入"小金庫"。當企業收到外單位還欠款時,不匯銀行日記賬,同時簽發相同金額的轉賬支票,有償轉借給另一個單位,對付出銀行存款也不計銀行日記賬,將兩筆業務合并記作:借:應收賬款--乙,貸:應收賬款--甲的賬務處理。收取利息后不記收入,轉入"小金庫"。
七、 虛列應收賬款,虛增銷售收入
企業為了體現經營業績,或為了完成承包任務,就會利用年底結賬時,人為地虛列銷售收入、掛往來賬、虛增利潤。待下一年初,再用紅字將此筆虛列的往來賬沖掉。如審計人員在審閱某企業商品銷售利潤明細表時,發現該企業12月份毛利率比其他月份高出幾倍,通過詳細審查,發現該企業的一筆銷售收入未結轉成本,且對應的應收賬款賬戶名經函證查無此單位,經查問財務人員,才知是企業領導人為完成承包任務而在年底虛增的一筆收入。
八、 應收賬款的入賬金額不實
在存在現金折扣情況下,應收賬款的入帳金額核算有總價法和凈價法兩種形式。根據我國會計制度的規定,只允許采用總價法核算。但在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按凈價法入賬的情況,這樣的結果就會使企業少記正常的收入、客觀上造成應收賬款入賬金額不實的結果,為一些不法分子貪污制造機會。
例如某家具商場在銷售上采取的信用政策為2/10、1/20、N/30,但其按凈價法核算銷售收入,這樣就會少計收入,從而影響到利潤的核算。
九、 延期承兌應收票據,索取酬金
企業在經濟往來中,也采取簽發商業匯票進行結算,有些人就在票據上大做文章。本已到期的應收票據,因付款方暫無力支付,該企業便提出以"好處費"為條件,將應收票據轉入"應收賬款"。如甲企業售給乙企業商品一批,價款50萬元,經雙方約定采用商業承兌匯票結算方式支付貨款。甲企業發出商品后,收到了乙企業承兌的不帶息商業匯票,即作了賬務處理。商業匯票臨到期時,乙企業派人與甲企業協商,要求待資金緩解時償還應付貨款,并許諾可給有關人員"勞務報酬"。甲企業有關人員則為謀取私利,答應對方要求。經商定,乙企業可在一年內付訖貨款,條件是按該筆貨款同期借款利息15%,向甲企業有關人員支付"好處費"。甲企業收到"好處費"后,將到期票據轉作應收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