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在Windows桌面右鍵菜單上狂點“刷新”。
先來說說“刷新”的本意。Windows XP幫助文檔中的解釋為“刷新用當前的數據更新顯示信息”。這一功能適用于Windows的很多場合,如在Explorer中更新文件信息的顯示,在瀏覽器中重新載入頁面等等。桌面是一個特殊的文件夾,其刷新的本質仍然是更新顯示信息。
舉例說明“刷新”的正規用途:你正在用Explorer瀏覽某個文件夾(當然也包括什么也不打開,就盯著桌面這個特殊的文件夾),這時如果某些后臺程序(如FTP上傳)在這個文件夾中生成了一些新的文件,卻沒有通過消息循環機制通知Explorer,你就需要手動刷新以看到新文件。再如你正在用FlashGet下載一個文件,打開它所在的文件夾,使用詳細信息視圖,然后多次刷新試試,你將看到該文件的大小不斷增長。在更新顯示信息的同時,Explorer也會按用戶預設的方式重新排列圖標,保持視圖整齊有序。
“刷新”也有一些“副業”。由于它通知Explorer進行某些初始化操作,可以使部分與Explorer有關的注冊表的項設置的更改立即生效;有時Explorer出現異常,在桌面上刷新一下可能恢復;有時顯卡或應用程序出現問題導致桌面上出現“色塊”,也可以被刷新去除。
然而所謂“刷新是在刷新系統、可以清理內存空間、加快系統反應”的觀點,則是對初學者的誤導。真不知道這理論是誰發明,然后廣為傳播的。一個合理的理解就是:“刷新”是Microsoft設計的用戶自我安慰功能——新的總比舊的快吧,刷新了肯定要快,也許刷新后真的感覺就快了,那就狂點“刷新”吧……
先來說說“刷新”的本意。Windows XP幫助文檔中的解釋為“刷新用當前的數據更新顯示信息”。這一功能適用于Windows的很多場合,如在Explorer中更新文件信息的顯示,在瀏覽器中重新載入頁面等等。桌面是一個特殊的文件夾,其刷新的本質仍然是更新顯示信息。
舉例說明“刷新”的正規用途:你正在用Explorer瀏覽某個文件夾(當然也包括什么也不打開,就盯著桌面這個特殊的文件夾),這時如果某些后臺程序(如FTP上傳)在這個文件夾中生成了一些新的文件,卻沒有通過消息循環機制通知Explorer,你就需要手動刷新以看到新文件。再如你正在用FlashGet下載一個文件,打開它所在的文件夾,使用詳細信息視圖,然后多次刷新試試,你將看到該文件的大小不斷增長。在更新顯示信息的同時,Explorer也會按用戶預設的方式重新排列圖標,保持視圖整齊有序。
“刷新”也有一些“副業”。由于它通知Explorer進行某些初始化操作,可以使部分與Explorer有關的注冊表的項設置的更改立即生效;有時Explorer出現異常,在桌面上刷新一下可能恢復;有時顯卡或應用程序出現問題導致桌面上出現“色塊”,也可以被刷新去除。
然而所謂“刷新是在刷新系統、可以清理內存空間、加快系統反應”的觀點,則是對初學者的誤導。真不知道這理論是誰發明,然后廣為傳播的。一個合理的理解就是:“刷新”是Microsoft設計的用戶自我安慰功能——新的總比舊的快吧,刷新了肯定要快,也許刷新后真的感覺就快了,那就狂點“刷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