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hnfp"></address>

    <address id="thnfp"><th id="thnfp"><progress id="thnfp"></progress></th></address>
    <listing id="thnfp"><nobr id="thnfp"><meter id="thnfp"></meter></nobr></listing>
    dvbbs
    收藏本頁
    聯系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財務專業知識交流社區
    搜一搜更多此類問題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專業知識交流財務專業知識交流 → 新會計基本準則與原基本準則的比較

    您是本帖的第 413 個閱讀者
    樹形 打印
    標題:
    新會計基本準則與原基本準則的比較
    LZQ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火箭俠
    文章:2009
    積分:10052
    注冊:2006年9月23日
    樓主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LZQ

    發貼心情
    新會計基本準則與原基本準則的比較

    誰有資料!急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9-6-1 22:19:32編輯過]

    溫故知新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6/1 22:18:33
    yyw123456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論壇游俠
    文章:254
    積分:1410
    注冊:2008年4月14日
    2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yyw123456

    發貼心情

    新會計基本準則與原基本準則的比較
     
    推薦一、整體結構

    修改前分為總則、一般原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財務報告、附則共十章;

    修改后將“一般原則”改為“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其他框架未變,內容仍為十章。

    二、總則部分

    目標:修改前統一會計核算標準,保證會計信息質量

    修改后統一企業會計標準,規范會計行為, 保證會計信息質量

    目的:修改前制定企業會計制度應遵循本準則

    修改后本準則規范具體會計準則的制定以及沒有具體會計準則規范的交易或者事項的會計處理

    三、會計信息質量

    修改前:在第二章“一般原則”中規定了12項基本原則,即7個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真實性、相關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時性、重要性、明晰性)和5個計量和確認方面的基本原則(實際成本計價原則、配比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支出原則和謹慎性原則)。

    修改后:與目標相協調,將本章命名為“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對原基本原則分別作了補充和完善,更加強調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將2001年1月1日實行的《企業會計制度》中 “經濟實質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則納入基本準則;同時突出相關性、弱化可靠性原則。

    四、資   產

    定義:修改前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

        修改后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分類及特征:修改前將資產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其他資產等6類,并詳細分別定義、解釋、說明。

    修改后刪除資產具體分類的內容,該內容由各相關的具體會計準則做出規定。強調資產的三個特征a)過去的交易和事項形成的;b)必須由企業擁有或控制;c)包含未來經濟利益。

    確認:修改前僅規定了資產的定義, 沒有關于如何確認資產的內容。

    修改后滿足資產定義的同時,應同時滿足a)與該項目有關的經濟利益已很可能流入企業;b)該項目的成本或價值能夠可靠的計量,才可確認為資產,在資產負債表內列示;僅符合資產定義但不符合資產區確認條件的項目,在附注中作相關披露。

    五、負  債

    定義:修改前企業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債務

    修改后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實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分類及特征:修改前將負債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并對其分別做出詳細規定

    修改后刪除負債具體分類的內容,該內容由各相關的具體會計準則做出規定。強調負債的三個特征a)過去的交易和事項形成的現實義務;b)義務包括法定義務和推定義務;c)義務的履行必須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出。

    確認:修改前僅規定了負債的定義, 沒有關于如何確認負債的內容。

    修改后滿足資產負債定義的同時,應同時滿足a)與該項目有關的經濟利益已很可能流出企業;b)未來經濟利益的流出能夠可靠的計量。

    六、所有者權益

    定義:修改前企業投資人對企業資產的所有權。

    修改后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

    分類及特征:修改前明確定義所有者權益包括:企業投資人對企業的投入資本以及形成的資本公積金、盈余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等,并對各項作了具體解釋。

    修改后未對如何具體分類做出規定,僅規定企業應當將所有者權益與負債進行嚴格區分,不得相互混淆。

    七、收  入

    定義:修改前企業在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等經營業務中實現的營業收入。包括基本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修改后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顒又兴纬傻慕洕娴目偭魅。

    確認:修改前企業應當合理確認營業收入的實現,并將已實現的收入按時入賬。

    修改后只有在未來經濟利益很有可能增加且經濟利益增加金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確認。

    八、費  用

    定義: 修改前費用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耗費。

    修改后費用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分類及特征:修改前將費用分為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

    修改后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對象化的費用構成產品或者勞務成本, 在確認產品或勞務收入時,計入當期損益;無法對象化的費用直接計入發生當期損益。

    九、利  潤

    定義: 修改前指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

    修改后指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

    構成:修改前包括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

    修改后包括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利得和損失等。利得指收入和直接計入所有者項目外的經濟利益的凈流入。損失指除費用和直接計入所有者項目外的經濟利益的凈流出。

    十、財務報表

    定義:修改前財務報告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畫文件。

    修改后財務報表時反應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書面文件。

    組成:修改前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務狀況變動表(或者現金流量表)、附表及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修改后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及附注。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6/3 12:04:16

     2   2   1/1頁      1    
    網上貿易 創造奇跡! 阿里巴巴 Alibaba
    北京安易天地軟件有限公司北方論壇
    聯系電話:010-51268244 13611231185 QQ:51110292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頁面執行時間 0.09766 秒, 5 次數據查詢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