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hnfp"></address>

    <address id="thnfp"><th id="thnfp"><progress id="thnfp"></progress></th></address>
    <listing id="thnfp"><nobr id="thnfp"><meter id="thnfp"></meter></nobr></listing>
    dvbbs
    收藏本頁
    聯系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財務專業知識交流社區
    搜一搜相關精彩主題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專業知識交流財務專業知識交流 → [原創]財政部就企業重組職工安置費財務管理政策答記者問

    您是本帖的第 172 個閱讀者
    樹形 打印
    標題:
    [原創]財政部就企業重組職工安置費財務管理政策答記者問
    iabc3000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俠圣
    文章:4389
    積分:24360
    注冊:2009年7月18日
    樓主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iabc3000

    發貼心情
    [原創]財政部就企業重組職工安置費財務管理政策答記者問

    財政部就企業重組職工安置費財務管理政策答記者問


    財政部就企業重組職工安置費財務管理政策答記者問

    來源::財政部 作者:日期:2009-07-16



      2009625日,財政部印發了《關于企業重組有關職工安置費用財務管理問題的通知》(財企[2009]117號,以下簡稱《通知》)。日前,財政部企業司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通知》出臺的原因、目的主要是什么?
      答:國有企業重組,是國家實施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途徑。企業在重組過程中,往往需要妥善安置大量的職工,這事關有關人員的切身利益、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但是,企業在職工安置有關費用的財務管理中,長期以來存在制度不健全、政策不統一、執行不規范等問題。根據20089月我們對20家中央企業改制上市情況進行的調研,其重組財務呈現三個特征:
      一是涉及人員及金額規模巨大。20家企業重組共涉及離退休人員91.70萬人,內退人員24.94萬人,遺屬5438人,預提有關費用495.47億元。
      二是企業對有關費用的財務處理方式不統一。既有不予預提離退休及內退人員有關費用的,也有僅預提內退人員費用而不預提離退休人員費用的,還有預提離退休人員及內退人員全部費用的,而且有的企業集團內部各子公司之間有關費用處理方式尚有不同。
      三是預提費用標準不一。有的企業對有關費用未予折現,而折現的企業所采用的折現率、預計通脹率等也各不相同,最終導致提取數額存在明顯差距。以離退休人員費用為例,預提費用最高的企業與最低的相差高達20倍。
      隨著國有企業整體上市進程的加快,如果不能及時對隨意預提人員費用行為加以規范,將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和社會分配不公的后果。為此,《通知》明確規定了企業重組涉及的離退休人員和內退人員有關費用的承擔原則、預提標準、計算方式、管理要求,以進一步規范企業重組行為,正確評估企業凈資產價值,維護職工和國有權益。
      問:《通知》適用于哪些企業?所稱“企業重組有關職工安置費用”有哪些具體內容?
      答:國家出資企業,即國有、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以改制、產權轉讓、合并、分立、托管等方式實施重組時,如果涉及產權關系變動和股權結構調整,其有關職工安置費用就應當嚴格執行《通知》的規定。
      《通知》所規范的企業重組有關職工安置費用,包括以下三類費用:
      第一類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支付給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職工的經濟補償,以及為移交社會保障機構管理的職工一次性繳付的社會保險費。
      第二類是重組企業根據自身財務狀況,為保證離退休人員生活穩定,在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險之外,發放給離退休人員的各項補貼,即“統籌外費用”。
      第三類是符合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勞動保障部門規定條件的內退人員,其內退期間的生活費和社會保險費。
      問:《通知》對企業重組有關職工安置費用有哪些財務要求?
      答:對于企業支付的經濟補償金和繳付的社會保險費,在重組時金額應當是確定的,不存在預提問題。因此,一是要嚴格執行《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等國家有關規定,既不得超標準、超范圍,也不得少計或拖欠;二是按照《企業財務通則》(財政部令第41號)第六十條規定執行,即依次從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資本公積、實收資本中扣除,由重組前企業股東共同承擔。
      對于企業預提的離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屬于重組后分期支付的項目,在重組時金額不確定,需要預提。企業預提時,一是必須遵守重組企業所在地設區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的規定;二是預提年限應當按照中國保監會發布的《中國人壽保險業務經驗生命表》計算。此外,鑒于離休人員在我國具有特殊性,國家對離休人員安置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對于內退人員內退期間的生活費和社會保險費,也是屬于重組后分期支付的項目,在重組時金額不確定,需要預提。對內退人員的生活費,企業預提的標準不得低于本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的70%,同時不得高于本企業平均工資的70%,并應與企業原有內退人員待遇條件相銜接,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后,在內退協議中予以明確約定;對預提的內退人員社會保險費,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執行。
      企業重組中涉及的上述費用,除產權轉讓以外,經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部門或國有股權持有單位批準后,均可以從重組前企業凈資產中扣除或者預提。企業重組基準日前已經預計的職工安置費用負債金額,與按照《通知》規定范圍和標準計算的金額不符的,在重組過程中評估企業凈資產價值時,應當予以調整確認。
      問:那么《通知》對產權轉讓有哪些特殊規定?
      答:在以往國有企業產權轉讓的實踐中,出現了以職工安置費用的名義扣除凈資產或者降低交易價格的行為,使得購買方以較為低廉價格獲得國有產權,而職工安置資金則遲遲得不到落實。為了保障職工權益和保護國有資產,《通知》與國資委、財政部聯合印發的《關于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資發產權[2006]306號)相銜接,對企業重組涉及產權轉讓的職工安置費用問題,作出了如下規定:
      一是在資產評估之前,有關職工安置費用不得從擬轉讓的凈資產中扣除。對已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預計的職工安置費用余額,在資產評估之前,必須調增擬轉讓的凈資產。
      二是有關職工安置費用不得從轉讓價款中直接抵扣,而應當從產權轉讓收入中優先支付。比如,經過資產清查、審計、資產評估、報批等規定程序后,某企業國有產權的轉讓價格確定為1000萬元,職工安置費用需要400萬元。那么受讓方必須支付的轉讓價款是1000萬元,而不是600萬元;400萬元職工安置費用,由轉讓方或其授權單位從收取的1000萬元轉讓價款中優先安排。
      問:重組企業在預提有關費用時,應當怎樣考慮通貨膨脹和貼現問題?
      答:重組企業如何確定職工安置費用的預提數額,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政策問題。在計算職工安置費用預提金額的現值,進而確定企業凈資產價值時,貼現率、通脹率等因素具有很大的影響。以前許多企業利用境內外“專家”的咨詢意見,在選取貼現率、通脹率等計算參數時,脫離我國國情,具有很大的隨意性,預提的職工安置費用存在人為調節企業凈資產的傾向,不利于維護國有資產權益及企業間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為了公平政策,《通知》統一規定,企業在計算應預提的職工安置費用時,應當分別計算離退休人員和內退人員的預提年限,并以重組基準日實際應付的相關費用為基數,以同期限歷史平均通脹率計算未來各期企業應支付的費用后,再按照同期限銀行貸款利率進行貼現計算。
      問:《通知》為什么規定,在重組過程中評估企業凈資產價值時,對企業資產未來可能實現的收益,也應當予以評估確認?
      答:以企業重組上市為例,企業在財務安排中,一般都是將職工安置費用在上市前從原企業的凈資產中一次性預提出來,上市后再由上市公司逐期支付。實際上,尚未支付的預提費用,其對應的資產是留在上市公司參與運營,并可能實現收益的。原企業股東通過抵減凈資產方式承擔了職工安置成本,如果不予評估這部分資產未來可能實現的收益,對原企業股東是不公平的。
      因此,《通知》要求按照權責對等原則,在進行資產評估時,對預提費用對應的資產可能實現的未來收益,應當進行預測和折現,增加重組前企業凈資產價值。
      問:對預提的職工安置費用,重組企業應當如何管理?
      答:離退休人員和內退人員的相關費用,應當按照“人隨資產、業務走”的原則,由承繼重組前企業相關資產及業務的企業承擔。對預提的職工安置費用,管理離退休人員和內退人員的單位應當實行專戶管理,并按約定從專戶中向相關人員支付費用。預提資金不足支付相關費用或者有結余的,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計入管理單位當期損益。
      企業進行重組特別是分立式重組時,往往將離退休人員和內退人員移交存續企業或由上級集團公司集中管理。在這種情況下,為充分保障職工的權益,《通知》規定,預提費用由重組后企業以貨幣資金形式支付給管理單位。如重組后企業貨幣資金不足,可以自重組完成日起5年內分期支付,但應當按照重組基準日5年期銀行貸款利率向管理單位支付分期付款的利息。
      問:《通知》和以往國有企業重組政策有哪些區別?《通知》施行前的企業重組是否要追溯調整?
      答:財政部在《公司制改建有關國有資本管理與財務處理問題的暫行規定》(財企[2002]313號)和《關于〈公司制改建有關國有資本管理與財務處理問題的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財企[2005]12號)等以往文件中,僅允許從凈資產扣除解除勞動合同職工的經濟補償金以及為移交社會保障機構管理的職工一次性繳付的社會保險費,以及預提分立式改建企業的內退人員生活費及社會保險費。根據實際情況,《通知》對預提職工安置費用的財務政策,在適用范圍上擴大至除產權轉讓外的企業重組,在內容上增加了離退休人員的統籌外費用,在口徑上加以統一和規范。
      《通知》發布后,以前各地區、各部門有關財務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通知》為準。為保證政策的平穩過渡,《通知》施行前已經按規定報經批準的企業重組行為與《通知》不一致的,不予追溯調整。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7/22 18:05:39

     1   1   1/1頁      1    
    網上貿易 創造奇跡! 阿里巴巴 Alibaba
    北京安易天地軟件有限公司北方論壇
    聯系電話:010-51268244 13611231185 QQ:51110292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頁面執行時間 0.13281 秒, 5 次數據查詢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