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券商優惠:
1.A股、港股通、科創板、創業板、兩融傭金(萬一)
2.100萬以上即送VIP交易通道
3.兩融利率6%;兩融繞標比例1:1.5
4.基金/可轉債T+0手續費萬分1無資金限制
5.期-權低至1.8元一張(量大);股指期貨手續費低至0.26%%
分公司席位(利于隱藏龍虎榜資金流向)、優質投顧組合;VIP客戶一對一服務、國企背景券商
。ㄙY金量大皆可談,談到您滿意為止)
詳情咨詢李經理:VX:19938295619 QQ:2732116741
每一份資金都值得被呵護,每一位客戶都需要被真誠的相待,如果有幸您能夠找到我,即是有緣分,讓我成為你的服務經理,不僅可以從成本上降低你的費用,而且有專業的服務幫助你財富增值!
股票開戶規定的傭金范圍是不足5元按5元收取,最高不超過成交金額的3‰。早幾年開的股票賬戶的傭金都是接近3‰的,而現在因為競爭的原因,市場上的傭金水平普遍偏低了 ,我們證券公司開戶的默認傭金就是萬2。
更低一些的傭金是萬1左右,也是目前大多數投資者使用的一個傭金水平,但這個傭金一般是有資金要求的。
網上就可以完成股票開戶,傭金低于一般水平,開戶流程可私。
熱點資訊:
昨日兩市呈現調整格局,創業板指收跌1%。隔夜美股方面,三大指數低開高走集體收漲。周期股獲得籌碼青睞的情況,反映在了道指連續三天強于納指的走勢中。
今日券商晨會上,山西證券認為短期A股市場面臨小幅調整壓力,中期來看仍將呈現震蕩向上格局;涢_證券也持同樣的觀點,其認為大盤后續大概率將進入橫盤整理階段。
中信證券:2020年中報業績如期轉暖
由于創業板不再強制披露業績預告,截至7月14日晚,全部A股2020年中報披露率僅35%。以披露預告公司為樣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2020年中報“預喜”公司占比下滑,但凈利潤增速分別為+6%/+34%/+62%/+21%。
分行業看,披露率超過40%的行業共6個,其中僅農林牧漁板塊中報增速為正、且大幅增長+460%。從重點跟蹤的各行業龍頭股來看,醫藥、必選消費和TMT板塊中報仍將保持相對優勢。
粵開證券:橫盤整理階段,回歸業績主線
資金面來看,兩市成交額連續七日突破1.5萬億,北上資金單日凈流出174億,但不改近期資金整體流入趨勢。昨日午后縮量回升,說明主要是場內資金進行騰挪,也表明了對于后續市場方向判斷預期。根據之前報告回測2014年7月啟動的行情,后續大概率進入橫盤整理階段。
隨著7月15日中報正式披露展開,后期進入業績擇優階段。從操作角度上,部分品種沒有業績支撐但在市場情緒刺激下同樣大幅上漲,但如果中報業績不佳,有可能造成股價回落,投資者應注意規避。配置方面,應回歸中報業績確定性高的板塊,關注大科技、醫藥生物和券商板塊,同時關注汽車和軍工主題投資機會。
山西證券:市場小幅調整,中期或呈震蕩向上格局
短期來看,前期市場整體快速上漲,成交量維持高位,資金維持快速流動格局,收益波動率將維持較高水平,在板塊迅速輪動的背景下,投資者不宜“追漲殺跌”頻繁換手操作,建議配置有基本面和資金面支撐的標的。
中期來看,與之前的邏輯一致,在國內經濟恢復和供需反彈的背景下,市場熱情高漲,但市場目前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漲,對于后市預期出現少量分歧,預計未來大盤將從連陽漲勢切換到震蕩上行態勢。
延續上周邏輯,短期依舊看好券商板塊機會以及處于低估值的周期板塊上漲空間。未來可繼續關注科技醫藥板塊以及金融等板塊調整到位后的配置機會。最后,關注市場上估值過高標的下行風險和可能的政策變動對市場可能的負面影響,不推薦風險偏好大幅擴張。
昨日,騰訊宣布,微信小商店正式上線,并開放內測申請通道。據介紹,微信小商店是小程序團隊提供的一項新能力,可以幫助商家免開發、零成本、一鍵生成賣貨小程序。
目前小商店包含商品信息發布、商品交易、訂單和物流管理、營銷、資金結算、客服與售后等電商經營基礎功能模塊,并內嵌直播功能。
微信小商店支持企業、個體工商戶、個人三類主體開店。但目前僅向企業、個體工商戶兩種資質的商家開放內測申請,個人開店后續將逐步放開。
現階段,小商店支持售賣商品類目超過1500個,包括寵物生活、家用電器、手機通訊等,后續可售品類會增多。
有市場人士認為,目前微信月活接近12億,如果微信和社交電商、直播帶貨等風口疊加,其市場能量不言而喻。截至目前,微信小程序日活躍帳戶數已突破4億,累計創造8000億交易額。
申萬宏源林起賢等人于7月5日發表研報指出,直播電商是移動互聯網在 4G 極端流量結構再次改變的結果,它重構了人與貨信任關系的背書方式,帶來行業增量,預計2020 年 GMV (成交總額)破萬億,成長性極佳。
概念股解讀:
證通電子:參股公司盛燦科技主要針對騰訊微信的全平臺開放端口,開發“微商戶、“智慧門店”等微店營銷系統,深耕微信生態圈消費環節。值得注意的是,騰訊也是盛燦科技的重要股東。
金字火腿:參股子公司上海微盟是中國最大的第三方微信服務商,主要為有微信營銷需求的企業提供開發、運營、培訓、推廣一體化解決方案,服務場景涵蓋O2O、社會化客戶關系管理、移動電商、輕應用等多個領域。
麥達數字:參股公司六度人旗下產品微客通是在微信公眾平臺開放接口技術上開發的第三方管理平臺,打通QQ、微信等社交平臺幫助企業進行社交化客戶關系管理。
博彥科技:與騰訊在小程序方面展開合作,包括“小程序的認證審核服務”以及“企業的小程序開發需求”。
絲路視覺:旗下的瑞云科技(間接持股27.54%)擁有專利“一種基于微信小程序實時視頻能力的云游戲系統及方法”,具備微信小程序的直播技術。
立思辰:全資子公司上海友網科技有限公司參股的北京至信互通科技有限公司是微信小程序審核資質公司之一。
致遠互聯:云平臺已獲得騰訊企業微信
推薦,致遠微信小程序可根據企業需要定制指定應用、指定門戶小程序。
信雅達:旗下科匠信息的“微匠”平臺致力于為微信的中小商戶提供移動解決方案。
持續火熱的券商股,屢有不利因素沖擊,高盛最新下調了包括海通、光大、廣發、招商證券在內的4家券商評級。
高盛將海通證券A股評級下調至中性,目標價為16.28元;將光大A股評級下調至賣出,目標價為18.27元;將廣發證券A股評級下調至中性,目標價為18.53元;將招商證券A股評級下調至賣出,目標價為22.44元。
截至7月14日收盤,海通證券報收15.90元,微跌0.31%;光大證券報收29.02元,下跌2.55%;廣發證券報收16.95元,下跌1.97%;招商證券停牌。
遭遇唱空的4家券商來看,光大證券是本輪大漲中當仁不讓的明星股,近1個月漲幅已達166%,遠超上證指數16.95%的同期漲幅。招商證券的漲幅也接近80%,海通證券漲幅稍遜,約上漲近50%,廣發證券漲幅近40%。
猜想一:廣發證券遭遇處罰黑天鵝,全行業受警示
上周末,因廣發證券在康美藥業相關投行業務中的違規行為,監管對廣發證券依法下發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處罰包括:第一,擬對廣發證券采取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的監管措施。第二,對14名直接責任人及負有管理責任的人員分別采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10年至20年。第三,限制時任相關高管人員領取報酬等監管措施,并責令廣發證券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內部追責,按公司規定追回相關報酬收入。
多項處罰從重從嚴,頂格處罰是本次處罰的最大看點,顯然廣發證券投行業務將因此受到致命打擊。而這一處罰,對全行業也將起到震懾作用。
如果說高盛調低廣發評級至中性,投行處罰算是個比較說得過去的理由。
猜想二:券商板塊整體漲幅較大,AH股溢價較多
券商股是近期市場大熱點,近1個月以來,板塊累計漲幅已達45%。
當前光大證券、廣發證券、海通證券位居券商股A股溢價率前列,其中光大證券溢價率達222.84%,海通證券和廣發證券的溢價率分別達112.15%和96.07%。
此外,AH股上市的12家券商中,中信建投以370.51%的高溢價率居首,其次為中原證券(302.26%)。其余分別為:光大證券(222.84%)、中國銀河(196.30%)、招商證券(164.41%)、申萬宏源(162.56%)、東方證券(156.71%)、海通證券(112.15%)、廣發證券(96.07%)、中信證券(82.94%)、華泰證券(66.40%)和國泰君安(58.73%)
猜想三:多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惹眼
2020年第一季度,海通證券業績縮水三成,此外,海通證券期末信用減值損失為6.92億元,同比增長162.25%,主要系融資類業務減值損失增加。
長城證券分析師劉文強認為,海通證券一季度業績的下滑,一方面由于公司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另一方面,公司年初權益投資比重較高。2019年底,自營權益類證券及其衍生品占凈資本的比重為34.4%,較2018年提升5.46%,一季度市場大幅波動加劇公司自營業績下滑。
除業績下滑外,海通證券香港子公司海通國際還踩雷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案。
2019年,海通國際和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4家聯合保薦瑞幸咖啡登錄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海通證券2019年年報顯示,海通國際IPO項目和股權融資項目的承銷數量均位列香港投行界首位,瑞幸咖啡是2019年以來其在納斯達克保薦上市的亞洲公司中發行規模第二大。
光大證券長達4年的MPS踩雷事件仍有余波。
6月12日,因光大證券在MPS事件后,未準確預告業績,上交所公布對光大證券及時任董事長薛峰等相關責任人的通報批評。此前因踩雷MPS光大證券其孫公司光大浸輝已累計被判賠投資本金5.5億元,且多位高層相繼離職。
上交所最終認定,光大證券及有關責任人關于MPS項目復雜、核查困難、被動分階段披露等異議理由均不成立。MPS項目涉及金額大、投資風險高,屬于對公司財務報表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事項,公司及相關責任人理應對該項目保持高度注意和持續關注。
海通證券和光大證券2019年的計提信用減值損失也格外惹眼。
年報顯示,海通證券和光大證券的2019年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已超10億元,其中,海通證券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為28.47億元,光大證券為12.73億元。
有券商合規人士表示,信用減值損失金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券商風控能力。未來,風控仍是監管機構所關注的重要關鍵詞,而公司風控問題也或將更多的反映到市場層面。
招商證券2019年的質押減值準備同比大增近7成,也是不利因素之一。
但這些因素已相應反應在過往股價上,因此,“靠譜”程度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