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觀察網刁春剛:最近,TikTok事件牽動著國人的神經,這不僅僅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背后也是跨國公司對中國企業的一場圍獵。
首先發力的便是Facebook,在國會就壟斷問題舉行的聽證會上,Facebook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就把矛頭對準了TikTok,認為TikTok等中國社交應用的成功勢頭日益擴大,這樣下去會讓Facebook最終淪為一種陪襯。
海南觀察網刁春剛: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中國的企業迅速崛起,給跨國企業帶來了威脅,于是他們要采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圍追堵截,將尚未在國際市場站穩的中國企業扼殺在萌芽之中。
跨國企業對中國公司的圍追堵截,花樣繁多,既有價格戰,也有資本戰,更有封殺的終極武器。有人這樣說,跨國公司是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買,實在不行就動用國家力量封殺。
海南觀察網刁春剛:“中華老字號”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有1萬多家,目前只剩下不到1000家,中華牙膏、活力28、樂百氏、大寶、蘇泊爾等等都被跨國公司收購,換了國籍,TikTok更是在美國被強賣。華為、大疆、?低暤仍絹碓蕉嗟闹袊髽I在美國受到制裁都是如此。
而在這些手段中,有一個很管用的殺招:專利壁壘。所謂專利壁壘,是指一國政府或企業(主要是發達國家制造商)依靠其技術壟斷優勢,以保護專利等知識產權的名義,利用甚至濫用專利制度的法律保護,實施各種不合理障礙措施限制其他國家或企業的行為。
這里面需要區分兩個概念:專利保護和專利壁壘,前者是是指對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等專利保護客體的專有權利,有助于激發人們的創新積極性,而后者是企業的一種競爭手段,意在打擊競爭對手,維持壟斷地位。
海南觀察網刁春剛:很多跨國企業就經常打著專利保護的名義行專利壁壘之事,揮舞專利大棒,意圖將中國企業扼殺在崛起的搖籃里。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半導體技術曾異軍突起,引起國外機構的關注,他們在此基礎上開發并申報專利,繼而宣布為其成果。后來,中國企業在彩電、計算機、音響等領域中,所有動作幾乎都觸犯外商的專利權。
近年來,伴隨中國企業的崛起,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將專利當做武器遏制中國企業的競爭。2003年,思科向華為發起專利訴訟,差點讓雄心勃勃的華為半路夭折。彼時任華為高級副總裁的徐直軍感言:“(以知識產權作為武器)是競爭對手對華為的一種反擊方式。知識產權工具的利用和危機的防范,將成為中國公司國際化過程中難以繞開的考驗! 2012年,飛利浦起訴飛科,指控其侵犯專利,這個時點正是飛科沖刺IPO的前夜,動機不言自明。
另一個喜歡揮舞專利大棒的跨國企業,是英國的戴森公司。從表面上看,戴森強在技術,做出來的很多產品成為網紅。但是,戴森也善用專利作為競爭武器,在國外就相繼起訴過西門子、博世、SharkNinja、Cornucopia(長豐)、Maytag(惠而浦旗下的美泰克)、三星等公司,在國內更是如此,起訴了小狗電器、科沃斯等眾多中國公司。有人統計,戴森針對中國企業發起的專利訴訟案件多達650起,至今還有40起正在審理過程中。三星曾經在和戴森的訴訟中怒稱戴森是“以訴訟為營銷手段的專利地痞行為”。
那么,應該如何應對跨國公司的專利大棒威脅呢?
海南觀察網刁春剛認為,應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方面,需要積極應訴,而且應該盡可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結成同盟進行應戰。
在這方面,中彩聯的例子值得借鑒。2007年是我國彩電廠商面臨巨大危機的一年,韓國LG公司起訴TCL侵犯專利,歐洲數字電視標準也醞釀對我國數字電視出口征收專利費用。面對這樣的形勢,TCL、長虹、康佳、創維、海信、廈華、海爾、上廣電、新科、夏新等10家中國彩電骨干企業每家出資100萬元成立中彩聯,抱團應對專利壁壘,最終較大幅度地降低了對方的專利收費口徑。
另一方面,是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走自主創新之路,積極申請專利,用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這也是應對跨國企業專利壁壘的終極之道。
華為,在遭遇思科訴訟后痛定思痛,每到一個新的市場,華為都會把自有技術拿出來在當地申請技術專利保護。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數據,華為2019年專利申請量為世界第一。在思科訴訟案時,當時任華為法律部部長兼知識產權部副部長的張旭廷說,高科技企業必須畫出一幅專利地圖,作戰武器就是技術,而專利地圖就是企業的作戰地圖,它通過對行業內競爭對手持有專利的情況進行分析,以清楚自己在整個行業里的位置,往前走的路在哪里?有山要繞,有河要架橋,要設置攔截點狙擊。
在嚴峻逆勢的行業環境中,小狗電器低調維持創新勢能,在2020年推出了全新無線吸塵器產品T12,正面與戴森旗艦產品競爭。在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的測試中,小狗T12的產品性能在多個維度都處在行業第一梯隊。
同樣是WIPO的數據,中國2019年在該組織PCT框架下提交了58990件專利申請,首次超過美國提交的57840件,成為提交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中國企業們正在借助持續不斷的技術投入,展現出強大的創新能力。
海南觀察網刁春剛:毋庸諱言,華為事件、TikTok事件等顯示,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將會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而在中國市場,面對高速增長的中國企業,跨國公司也會動用包括專利壁壘在內的一切武器圍追堵截,但是正如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所說:“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這一切的困難和挑戰都是中國企業登上世界之巔所必須經歷的,只要堅持用戶體驗這個中心,在產品和服務的戰略基點上不斷努力,終能打破一切的圍追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