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看財務報表
答:公司財務報表既反映了公司的財務狀況,同時也是公司經營狀況的綜合反映。因此,通過分析公司財務報表,就能對公司財務狀況及整個經營狀況有個基本的了解。
分析公司財務報表可以掌握反映公司經營狀況的一系列基本指標和變化情況,了解公司經營實力和業績,并將它們與其他公司的情況進行比較,從而對公司的內在價值作出基本的判斷。
按有關規定,上市公司應將其中期財務報表(上半年的)和年度財務報表公開發表。這樣,一般投資者可從有關報刊上獲得上市公司的中期和年度財務報表。
公司中期報表較為簡單,年度報表則較為詳細,但上市公司的各種財務報表至少應包括兩個基本報表,即資產負債表和利潤及利潤分配表。
問:資產負債表有些什么內容呢?
答:資產負債表是一張靜態報表,反映了該報表截止時間時公司的資金來源及分布狀況。對該 表的基本分析內容包括了解分析公司當時的財務結構、經營能力、盈利水平和償債能力。
a、流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壞帳準備、預付貨款、其他應收款、存貨、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券和其他流動資產。
b、長期投資,一年期以上的投資。
c、固定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原值及折舊、凈值、固定資產清理、在建工程、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
d、無形及遞延資產。
e、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收票據、應收帳款、預收貨款、應付福利費、未付股利、未繳稅金、其他未繳及應付、預提費用 、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 其他。
f、長期負債,包括長期借款及其他。
g、遞延稅項及其他。
h、股東權益,包括股本、資本公積金、盈余公積金(含公益金)、未分配利潤。
問: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又有什么內容呢?
答:該表是一張動態表,反映了公司在某一時期的經營成果(中期報表反映上半年,年度報表反映全年)。
從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增長率可看出公司自身業務的規模和發展速度。理想的增長模式應呈階梯式增長,這樣的公司業務進展穩定,基礎扎實。大起大落的公司則不夠安全穩定。
問:這兩個表結合起來該如何分析呢?
答:對財務狀況的分析不能靜態地看一個數據或一張報表的內容,而應將各種財務數據結合起來綜合分析才能看出問題的實質。投資者尤其應重視以下指標:
反映獲利能力指標包括:
資產收益率=凈利潤/總資產平均余額×100%
平均余額=(期初余額+期末余額)÷2
股本收益率=稅后利潤-優先股股息/普通股股本金額×100%
稅后利潤-優先股股息
每股盈利=-----------------------
普通股股本總數
凈利率=稅后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注: 資產收益率是公司資產獲利能力的綜合反映, 它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競爭實力和發展能力, 也是決定公司是否應舉債經營的重要依據。股本收益率和每股盈利的高低, 反映了公司分配股利的能力, 也是投資者最為關心的指標。凈利率反映了主要經營業務獲得凈利的能力。
反映經營能力的指標包括:
銷售成本
存貨周轉率=--------------
存貨平均余額
銷售收入
應收帳款周轉率=------------------
應收帳款平均余額
銷售收入
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平均余額
以上三個指標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公司經營能力的高低, 這些指標及公司上期與同行業其他公司的平均水平相比越高越好。
反映償債能力的指標包括:
自有資產比率和資產負債比率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自有資產比率=資產凈值/資產總額×100%
資產負債比率=負債額/資產總額×100%
自有資產比率高,說明公司經營資產中舉債的比例低,償債的安全性較高,反之則結果相反。但是對股東來說,該比率過高并非是好現象,因為借款利率如果低 于資產報酬率,則股東可以因公司“低息舉債經營”而獲得更多的報酬。當然,自有資產比率過低,公司經營擴張過度,將來資金周轉有可能出現困難,這對股東來說也并非是好事。
流動比率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用來衡量公司清償短期負債的能力。流動比率高表示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 強,但過高則可能是流動資產過剩,形成資金浪費。一般認為,流動比率為2:1較為適當。過低說明償債能力不足,過高則說明資金沒有有效地利用。
速動比率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只是流動資產中的一部分,包括現金、存款、短期證券、應收帳款等很快 能轉變成現金的公司資產。該比率顯示公司即期償債的能力。一般認為1:1的比率 是較為合適的。
每股凈資產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每股凈資產=資產凈值/普通股總數
每股凈資產反映了每股股票所含有的現有價值含量,該指標在對公司進行股本擴張和清 算時顯得非常重要。對股東來說該指標自然是越高越好。
反映市場價值的指標包括:
每股市價
市盈率=-------------------------
每股前一年凈盈利
在把握公司經營實績中, 應依據財務報表的分析并結合對公司其他方面的了解, 如技術水平、人員素質和重大項目情況等, 做出綜合分析判斷。
問:那又該如何從行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狀況來分析呢?
公司所在行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狀況是影響股票價格的重要因素, 對它們的分析主要是關注政策動向和結論,同時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對行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狀況的全面把握是相當復雜的, 但一般通過了解政府政策及日常報告和分析它們的主要經濟指標, 便可基本認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報告是政府工作報告、指標是行業總產值 或國民生產總值。
通過分析政府報告和公告,我們可以了解國家整體形勢、發展方向,一段時間內政府的發展重點和扶持行業。
通過分析行業總產值增長率以及與其他行業增長率的比較或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變化情況, 我們對行業或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就有大致的了解。當然, 進一步的認識還需分析其他有關指標, 如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和國家的通貨膨脹率等。
一般而論, 當行業總產值連續穩定增長, 且增長速度和行業平均利潤率高于其他多數行業較多時, 表明該行業增長較快, 前景也較好; 反之, 行業前景就不太妙。 當國民生產總值連續穩定地較快增長且通貨膨脹率又較低時, 表明國民經濟發展狀況及其前景較好;反之, 則情況就不妙。
以上所提的這些指標情況從國家或行業發布的統計報告中即可獲得。
另外, 為了較全面地認識行業或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 尤其是發展前景的預測, 還應結合對行業周期和國民經濟發展周期, 特別是目前行業和國民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進行分析。
對國民經濟所處發展階段及其前景的分析應注意國家重大經濟政策的變化和國家經濟 計劃的安排。
總之, 公司所在行業和國民經濟發展前景看好, 將有利于公司的發展和其股票價格的上升; 反之, 則不利。
通過對公司經營實績、所在行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狀況的基本分析, 我們對公司股票的實際價值就能有個基本的判斷。當然, 股票的市場價格并非只取決于其實際價值, 它同時還要受其他種種因素, 尤其是直接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但是, 從長遠看, 股票實際價值的高低終將會在市場價格上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