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thnfp"></address>

    <address id="thnfp"><th id="thnfp"><progress id="thnfp"></progress></th></address>
    <listing id="thnfp"><nobr id="thnfp"><meter id="thnfp"></meter></nobr></listing>
    dvbbs
    收藏本頁
    聯系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財務專業知識交流社區
    搜一搜更多此類問題 
    安易免費財務軟件交流論壇專業知識交流財務專業知識交流 → 企業資產報損的稅務處理

    您是本帖的第 594 個閱讀者
    樹形 打印
    標題:
    企業資產報損的稅務處理
    冰凍蛋炒飯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新手上路
    文章:24
    積分:280
    注冊:2011年4月18日
    樓主
      點擊這里發送電子郵件給冰凍蛋炒飯

    發貼心情
    企業資產報損的稅務處理
    根據我國稅法相關精神,對于資產報損的賬務處理必須符合稅法的相關規定,同時,還要出具相關證明和經過必要的審核程序才能夠進行稅前扣除,否則,即使按照財務原則進行處理的資產報損,同樣不能在所得稅匯算時稅前扣除。在此,筆者談談資產(本文主要指固定資產和存貨)報損的稅務處理。

      一、稅法規定資產報損的范圍和標準

      稅法規定固定資產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時,應當確認為發生永久或實質性損害:(1)長期閑置不用,且已無轉讓價值;(2)由于技術進步原因,已經不可使用;(3)已遭毀損,不再具有使用價值和轉出讓價值;(4)因本身原因,使用后導致企業產生大量不合格品;(5)其他實質上已經不能再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稅法規定存貨的損失范圍包括:企業存貨發生的損失包括有關商品、產成品、半成品、在產品以及各類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發生的盤虧、變質、淘汰、毀損、報廢、被盜等造成的凈損失;存貨永久或實質損害存在下列一項或若干項情形時,應當確認為永久或實質性損害。(1)已霉爛變質;(2)已過期且無轉讓價格;(3)經營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4)其他足以證明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5)經營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6)其他足以證明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從稅法規定對存貨損失的范圍較之財務準則更廣泛,因為財務準則僅包括了存貨的毀損和存貨的盤虧造成的損失,而稅法規定的范圍還包括了淘汰和報廢以及變質和被盜等。稅法對存貨損失范圍的擴大進一步考慮到企業的實際,有利于企業將存貨報損所帶來利益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也有利于會計人在實際操作中的便利。

      二、稅法規定資產報損的計量標準

      在固定資產報損時,由于會計準則與稅務法規就同一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所考慮的角度不同,進而所規定的折舊年限也不盡相同,于是造成的一定的差異,對此根據我國稅法大于會計法規的原則,應該切實按稅務法規進行處理和計量,因此,如果企業此時沒有按稅務法規在年終對固定資產進行所得稅匯算調整時,這時在進行賬務處理時應按稅務法規進行處理,而對最后所得的凈值損失在所得稅前扣除。

      對于財務法規規定的可回收金額(殘值率)與稅務法規有沖突的,原則上按稅務法規規定的比例進行計算,而稅法規定固定資產的可回收金額為賬面余額的5%,存貨的可回收金額為賬面余額的1%。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如果該項資產經過相關資質的中介機構評估確認的可回收金額,也可以按中介機構評估確認的可回收金額,但是必須要稅務部門認可的中介機構。

      具體而言,企業固定資產當有確鑿證據表明已形成財產損失或者已發生永久或實質性損害時,應扣除變價收入,可收回金額以及責任和保險賠款后,再確認發生的財產損失,即:企業當期固定資產永久或實質性損害損失=固定資產賬面余額×(1-5%);而對存貨資產損失當有確鑿證據表明已經形成財產損失或者已經發生永久或實質性損害時,應扣除變價收入,可收回金額以及責任和保險賠款后,再確認發生的財產損失,即:企業當期存貨永久或實質性損害損失=存貨賬面余額×(1-1%),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盤虧的存貨,扣除責任人賠償后的金額部分認定損失;對報廢、毀損的存貨,其賬面價值扣除殘值及保險賠償或責任賠償后的余額部分認定損失;對被盜的存貨,其賬面價值扣除保險理賠以及賠償后的余額部分認定損失。

      三、資產報損的其他事宜



      因為存貨的特殊性,對于存貨在企業經濟活動中因為銷售、轉讓、變賣等行為中發生了資產的損失以及各項存貨在存放、運輸過程中發生的正常損耗等,稅法規定不須經過稅務部門的審批,直接在稅前扣除;而上述存貨如果發生盤虧、淘汰、毀損、報廢、被盜等造成的凈損失,或企業存貨發生永久或實質性損害的損失就需要經過稅務部門審批,此其一。其二,資產報損必須在損失發生的當年進行申報扣除,不得提前和延后;非因計算錯誤或其他客觀原因,企業未及時申報的財產損失,逾期不得扣除。其三,對企業已申報扣除的資產損失又獲得的價值恢復和補償,應在價值恢復或實際取得補償年度并入應納稅所得。其四、對需要特殊處理的資產,其所需的棄置費用應包括在清理費用,在獲得的資產變價收入中抵扣,或沒有變價收入時計入清理費用。

      四、資產報損的賬務處理

      金佛山實業公司有一臺機床因為技術原因已閑置,經該公司技術專家鑒定已不可使用,該資產原值為50萬元,已提折舊30萬元,可收回金額為0(稅收處理與會計處理一致,假定該公司報損機床的相關手續或申報材料均齊備)。

      會計處理分析:確認固定資產差值損失=固定資產原值減去已提折舊額減去可收回金額=(50-30)-0=20萬元。

      企業會計賬務處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20

        累計折舊     30

        貸:固定資產       50

      稅收的賬務調整:因為原值為50萬元,折舊為30萬元,那么賬面余額為20萬元,根據稅法規定固定資產的的可收回金額一律暫定為5%,因此稅法角度該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為1萬元(確認固定資產減值損失=固定資產原值減去已提折舊額減去可收回金額=(50-30)-(50-30)×(1-5%)=1萬元

      因此,從中可以看出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的差異為會計扣除的減值損失為20萬元,而稅法規定扣除減值損失為19萬元,兩者相差1萬元,必須在當年所得稅納稅申報時進行調整,即稅法規定扣除的減值損失為19萬元。而將相差的1萬元調整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中計算所得稅。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5/16 0:39:42

     1   1   1/1頁      1    
    網上貿易 創造奇跡! 阿里巴巴 Alibaba
    北京安易天地軟件有限公司北方論壇
    聯系電話:010-51268244 13611231185 QQ:51110292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頁面執行時間 0.10938 秒, 7 次數據查詢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