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要合理進行避稅籌劃,應充分考慮并利用稅法中給行善事的人和組織的優惠政策,使善事長久,使企業在社會中樹立起良好的公眾形象,同時,也具有很好的廣告效應,保證企業更好地發展。例如:某企業在年終決算時,按稅法規定計算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01000元適用稅率33%,應繳納所得額為33330元(101000×33%);則企業凈利潤為67670元
。101000-33330);但假若在年終決算過程中,通過境內非盈利的社會團體,在法定扣除額3030元(101000×3%)以內向公益事業捐贈1000元,則該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為100000元,適用27%的稅率,應納稅額為27000元;可供支配的利潤為73000元;捐贈后比捐贈前可節省稅款5330元。財務管理的納稅籌劃,間接地為企業多創造利潤5330元。適當的公益捐贈確實可以降低稅負,使企業獲取更多的可供分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