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應掌握的職業技能
通過對有效投票樣本的統計,發現會計人員“應當掌握的技能”前五位是:編制財務報告、國內財稅規章、內部控制、會計核算和帳務處理以及資金管理。而重要性程度相對較低的五項技能是:協助外部審計所需程序和要求、其他財經相關法規、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產品服務開發以及薩班斯法案。
關鍵詞:職業技能
分析不同職業層次人士,發現不管是普通工作人員還是中高層管理人員,所關注的技能相差不多,集中在傳統帳務處理、財務核算、稅務處理、會計報表等傳統會計領域。
對于大部分技能,調查數據均顯示出職業層次越高、關注度越高的情況,尤其在內控、預算、投資管理、風險管理和信息系統架構等項目上。
調查還顯示,公司治理、薩氏法案、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等戰略領域的技能,高層管理人員并未比普通和基層人員關注得更多。
關鍵詞: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的財會人員對傳統帳務處理領域的關注遠低于非上市公司,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上市規則和薩班斯法案的關注則明顯高于非上市公司,這是上市公司的特點所決定的。公司在國內上市,則必須了解上市規則等法律法規;在海外上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和薩班斯法案方面的知識必不可少。
分析跨國公司的財務人員投票,也能得出類似的結論:對傳統帳務處理領域的關注遠低于非跨國公司。對財務預算、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和薩班斯法案的關注,遠高于非跨國公司財務人員,后兩項尤其突出。
技能差距
從會計人員所掌握的技能差距調查可看出,傳統會計領域的技能差距較小,而在相對高端的領域,差距相對較大。
關鍵詞: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財務人員中,認為自身教育背景欠缺和財會及相關法規知識不夠完善的比例明顯低于非跨國公司。這可能是由于跨國公司人員的教育背景、知識層次等普遍較高。
在中國經濟與國際接軌、國內會計準則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和薩班斯法案的影響方面,跨國公司財務人員所受影響明顯高于非跨國公司。
如何提高技能
對于個人如何提高技能,調查顯示,對資格**最感興趣的學歷群體是大專和本科,而對在職學位機會最感興趣的是本科生。大部分人贊成在崗學習和選擇合適的資格**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其中,有一半左右的人會選擇跳槽到有更多學習機會的公司,選擇參加在職學位班的占40%左右,打算脫產進修的比例很少,只有不到10%。
關鍵詞:年齡
調查顯示,年紀越輕,學習的動力越足或者機會越多,25歲以下平均每人采取2.68種措施提升自己的能力,45歲以上則下降到2.29種。
不管是何種年齡層次,贊成在崗學習的比例均最多,而且基本上有隨年齡增大而增加的趨勢。這可能同中國的大環境有關。年齡越大,工作穩定性越強,越愿意選擇在崗學習。
愿意參加資格**的人員隨年齡增大而直線減少,45歲以上的比例僅為25歲以下人員的一半,這也同實際情況相吻合。一般情況下,參加資格**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從事某項職業或為自己的競爭力添加一塊籌碼,其效果是隨年齡增大而減小的,年齡越大,改行或跳槽的機會越少,工作的穩定性越強,因此,對資格**的需求也隨之減小。
打算跳槽到學習機會更多的公司的人員比例也隨年齡增大而減少,從投票可以看出,30歲以下打算跳槽的基本上占60%,30—40歲則不到50%,40歲以上的則減少到35%左右。原因上面已經提到,年齡增大,對風險的偏好會趨于保守,會受家庭、子女或者退休金等種種因素的影響,跳槽的動力明顯減小。
贊成參加在職學位班的比例基本相差不多,而贊成脫產進修的人員比例呈現很奇怪的趨勢,最小值出現在35歲—40歲,僅為4%左右,最大值出現在45歲以上,達到23%。尚未找出出現此趨勢的原因。
關鍵詞:學歷
調查顯示,大專和本科人員學習動力最足,采取提升自己能力的措施都達到2項以上。
不管是何學歷,贊成在崗學習的比例均最大,其中,大專學歷人員贊成此項的比重最大,占84.06%。
本科和大專學歷人員對資格**最感興趣,其次是中專以下學歷,碩士及以上的比重不大。調查顯示,中高級資格(中級職稱,注冊會計師資格**等)的主要參與人員還是大專和本科人員,中專以下學歷人員由于知識面的局限性,參加此類**有一定難度。而碩士以上人員的學位競爭力基本等同于資格**,因此比例也較小。
打算跳槽到學習機會更多公司的比例也基本同學歷相關,碩士以上學歷的跳槽傾向最高,而本科和大專的比例基本持平,跳槽動力基本同不同學歷人員的競爭力及對風險的偏好有關。
贊成參加在職學位班的基本同學歷成反比,中專及以下的最高,碩士及以上最低,而本科和大;境制健_@可能因為學歷越高競爭力越強,競爭壓力越小。
關鍵詞:職位層次
所有職位層次人員贊成在崗學習的比重均最高。其中最高的為高層管理人員,為85.48%,最低的為基層管理人員,也達到76.65%。
對資格**最感興趣的人群是基層管理人員,達到了75%左右,興趣最小的是高層管理人員,只有45%。這是因為,對于基層管理人員和普通工作人員來說,參加資格**可以增加競爭力,達到提升職業層次的目的,而對于中高層管理人員,資格**對職業提升的作用有限,更多的是依靠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等,因此需求并不迫切。
高層管理人員的跳槽傾向最小,只有30%左右,跳槽傾向最大的是基層管理人員和普通工作人員。這一方面與不同層次人員的工作滿意程度有關,同時與對職位的要求、對風險的偏好以及對跳槽所帶來的機會成本的評估有關。據調查,基層人員更注重薪水、發展空間、公司背景,而高層則可能更注重職位、公司背景等等。
對于在職學位班和脫產進修,贊成最多的是高層管理人員,而最少的是中層管理人員。在上市公司工作的財會人員贊成參加在職學位班和脫產進修的比例高于非上市公司,而贊成在崗學習的比例則明顯低于非上市公司。
通過對有效投票樣本的統計,發現會計人員“應當掌握的技能”前五位是:編制財務報告、國內財稅規章、內部控制、會計核算和帳務處理以及資金管理。而重要性程度相對較低的五項技能是:協助外部審計所需程序和要求、其他財經相關法規、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產品服務開發以及薩班斯法案。
關鍵詞:職業技能
分析不同職業層次人士,發現不管是普通工作人員還是中高層管理人員,所關注的技能相差不多,集中在傳統帳務處理、財務核算、稅務處理、會計報表等傳統會計領域。
對于大部分技能,調查數據均顯示出職業層次越高、關注度越高的情況,尤其在內控、預算、投資管理、風險管理和信息系統架構等項目上。
調查還顯示,公司治理、薩氏法案、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等戰略領域的技能,高層管理人員并未比普通和基層人員關注得更多。
關鍵詞: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的財會人員對傳統帳務處理領域的關注遠低于非上市公司,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上市規則和薩班斯法案的關注則明顯高于非上市公司,這是上市公司的特點所決定的。公司在國內上市,則必須了解上市規則等法律法規;在海外上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和薩班斯法案方面的知識必不可少。
分析跨國公司的財務人員投票,也能得出類似的結論:對傳統帳務處理領域的關注遠低于非跨國公司。對財務預算、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和薩班斯法案的關注,遠高于非跨國公司財務人員,后兩項尤其突出。
技能差距
從會計人員所掌握的技能差距調查可看出,傳統會計領域的技能差距較小,而在相對高端的領域,差距相對較大。
關鍵詞: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財務人員中,認為自身教育背景欠缺和財會及相關法規知識不夠完善的比例明顯低于非跨國公司。這可能是由于跨國公司人員的教育背景、知識層次等普遍較高。
在中國經濟與國際接軌、國內會計準則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和薩班斯法案的影響方面,跨國公司財務人員所受影響明顯高于非跨國公司。
如何提高技能
對于個人如何提高技能,調查顯示,對資格**最感興趣的學歷群體是大專和本科,而對在職學位機會最感興趣的是本科生。大部分人贊成在崗學習和選擇合適的資格**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其中,有一半左右的人會選擇跳槽到有更多學習機會的公司,選擇參加在職學位班的占40%左右,打算脫產進修的比例很少,只有不到10%。
關鍵詞:年齡
調查顯示,年紀越輕,學習的動力越足或者機會越多,25歲以下平均每人采取2.68種措施提升自己的能力,45歲以上則下降到2.29種。
不管是何種年齡層次,贊成在崗學習的比例均最多,而且基本上有隨年齡增大而增加的趨勢。這可能同中國的大環境有關。年齡越大,工作穩定性越強,越愿意選擇在崗學習。
愿意參加資格**的人員隨年齡增大而直線減少,45歲以上的比例僅為25歲以下人員的一半,這也同實際情況相吻合。一般情況下,參加資格**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從事某項職業或為自己的競爭力添加一塊籌碼,其效果是隨年齡增大而減小的,年齡越大,改行或跳槽的機會越少,工作的穩定性越強,因此,對資格**的需求也隨之減小。
打算跳槽到學習機會更多的公司的人員比例也隨年齡增大而減少,從投票可以看出,30歲以下打算跳槽的基本上占60%,30—40歲則不到50%,40歲以上的則減少到35%左右。原因上面已經提到,年齡增大,對風險的偏好會趨于保守,會受家庭、子女或者退休金等種種因素的影響,跳槽的動力明顯減小。
贊成參加在職學位班的比例基本相差不多,而贊成脫產進修的人員比例呈現很奇怪的趨勢,最小值出現在35歲—40歲,僅為4%左右,最大值出現在45歲以上,達到23%。尚未找出出現此趨勢的原因。
關鍵詞:學歷
調查顯示,大專和本科人員學習動力最足,采取提升自己能力的措施都達到2項以上。
不管是何學歷,贊成在崗學習的比例均最大,其中,大專學歷人員贊成此項的比重最大,占84.06%。
本科和大專學歷人員對資格**最感興趣,其次是中專以下學歷,碩士及以上的比重不大。調查顯示,中高級資格(中級職稱,注冊會計師資格**等)的主要參與人員還是大專和本科人員,中專以下學歷人員由于知識面的局限性,參加此類**有一定難度。而碩士以上人員的學位競爭力基本等同于資格**,因此比例也較小。
打算跳槽到學習機會更多公司的比例也基本同學歷相關,碩士以上學歷的跳槽傾向最高,而本科和大專的比例基本持平,跳槽動力基本同不同學歷人員的競爭力及對風險的偏好有關。
贊成參加在職學位班的基本同學歷成反比,中專及以下的最高,碩士及以上最低,而本科和大;境制健_@可能因為學歷越高競爭力越強,競爭壓力越小。
關鍵詞:職位層次
所有職位層次人員贊成在崗學習的比重均最高。其中最高的為高層管理人員,為85.48%,最低的為基層管理人員,也達到76.65%。
對資格**最感興趣的人群是基層管理人員,達到了75%左右,興趣最小的是高層管理人員,只有45%。這是因為,對于基層管理人員和普通工作人員來說,參加資格**可以增加競爭力,達到提升職業層次的目的,而對于中高層管理人員,資格**對職業提升的作用有限,更多的是依靠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等,因此需求并不迫切。
高層管理人員的跳槽傾向最小,只有30%左右,跳槽傾向最大的是基層管理人員和普通工作人員。這一方面與不同層次人員的工作滿意程度有關,同時與對職位的要求、對風險的偏好以及對跳槽所帶來的機會成本的評估有關。據調查,基層人員更注重薪水、發展空間、公司背景,而高層則可能更注重職位、公司背景等等。
對于在職學位班和脫產進修,贊成最多的是高層管理人員,而最少的是中層管理人員。在上市公司工作的財會人員贊成參加在職學位班和脫產進修的比例高于非上市公司,而贊成在崗學習的比例則明顯低于非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