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7日 來源:相關省(區、市)財政廳(局)辦公室
編者按:今年以來,各地財政繼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突出位置,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對“三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安居工程、節能環保、文化以及欠發達地區的投入力度,重點向基層、農村、邊遠地區和困難群體傾斜,努力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黑龍江:著力促進民生持續改善
一是支持重點項目建設。2012年,黑龍江財政將有效發揮財政政策和資金的導向作用,大力支持“十大重點產業”發展,打好產業項目建設三年攻堅戰,不斷提升財政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在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的同時,將繼續整合專項資金,集中財力支持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在建好現有13個省級重點園區基礎上,再支持8至10個省市共建重點園區,打造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平臺。與此同時,支持重點工程建設,支持非公經濟和外經貿發展,加快推進城鎮化。
二是保持農業的基礎產業和優勢產業地位。2012年,黑龍江省將圍繞貫徹今年中央1號文件,深入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快推進農業水利化、科技化、機械化、合作化、產業化和市場化建設,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大力支持農業科研和科技推廣,堅持科教興農戰略,大力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和良種化工程,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支持農田水利和大農機建設,繼續支持全省46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全面啟動實施“節水增糧”行動,建設高效節水灌溉農田320 萬畝。在深入推進農業綜合開發的同時,省級財政還安排1.5億元支持扶貧開發。
三是大力扶持教育事業發展。2012年,黑龍江省將采取超常措施加大教育投入,認真落實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按10%的比例計提教育資金等項政策。將省屬本科高校預算內生均財政撥款水平提高到1.2萬元,繼續支持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改善辦學條件,啟動實施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農村義教學生營養餐計劃,對農村寄宿制學校食堂給予補貼,解決好學生乘車問題。
四是支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2012年底前基本實現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繼續提高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標準,提高城鄉低保標準,財政補助水平月人均分別增加15元和12元。提高農村五保戶對象供養標準,集中供養、分散供養標準每人每年分別提高860元和570元。深入推進低收入群體臨時救助工作,不斷完善城鄉低保保障水平與物價變動相適應的動態調整機制。
五是支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2年將進一步健全醫療保險體系,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統籌解決非國有關閉破產企業和困難企業退休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問題。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水平,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補助標準由200元提高到240元。同時,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將新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52萬套,改造農村泥草房22萬戶。
吉林:突出“發展”和“民生”兩個關鍵
2012年,吉林財政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把握好“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總基調,突出“發展”和“民生”兩個關鍵,認真貫徹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加大力度,更好地服務大局。
去年財政工作是吉林省整個經濟工作的亮點之一,全省地方級財政收入、全口徑財政收入分別完成850.1億元和1620.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1.1%和34.3%,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增幅預計居全國第8位,是1994年實施分稅制以來增幅最高、增收額最大的一年,創改革開放以來最好水平。與此同時,財政收入質量、財政保障能力以及縣級財政實力均有明顯提升。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財政肩負的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的任務更加繁重。在大力支持投資拉動和擴大消費需求方面,妥善安排好重點項目資金和前期工作經費;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國債和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額度,多渠道籌措項目資金;要積極采取措施致力于優化投資結構以及支持擴大消費需求。要進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力度,繼續將新增財力的70%用于民生。在解決好普惠性民生問題的同時,更加關注困難群體的實際需要,更加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多補社會事業的“短板”,努力促進民生持續改善。此外,要努力保障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支出需要。
加快公共財政體制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強財政自身建設,更好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的現實需要。首先,增收節支,進一步增強財政可持續發展能力,始終是財政工作的主題,要確保完成組織收入任務,不斷提高收入質量,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其次,要深化改革,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圍繞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重點推進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第三,強化管理,進一步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水平。要完善預算編制,增強預算約束性;加強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大監管力度,建立齊抓共管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