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新華社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17日文章】題:“中國經濟前景光明” (作者《中國經濟與政策》CHINA'S ECONOMY & POLICY月刊主編趙廣彬G.Bin Zhao)
中國經濟已經開始衰落,股市仍處于下滑趨勢,房地產市場面臨嚴厲的宏觀調控,8月份采購經理人指數創9個月來新低,所有這些都引起市場的普遍擔憂。國內外很多人開始擔心中國的經濟前景。例如,人們圍繞中國經濟是會“硬著陸”還是“軟著陸”展開了熱議。
我要重復一下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斯蒂芬?羅奇的觀點。他最近寫道:“這些擔憂被夸大了。沒錯,中國經濟已經放緩,但放緩勢頭得到了遏制,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可能仍將如此!
我無法預言中國經濟何時會出現反彈,但現在也許是分析人士放眼長遠的時候。20年后中國的情況會是怎樣的呢?
首先,讓我們對中國將在10年內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將在今后20年持續改善的預言進行一番檢討!督洕鷮W家》預計,中國的經濟規模將在2018年之前超過美國,即使中國的增長率降至5%,這種過渡也只會推遲到2021年。所以,擔心目前的經濟增長率降至8%實在沒有什么必要。然而,即使中國的總體經濟規模超過美國,那也并不意味著中國在經濟上變得更加強大———預言中國的綜合國力何時超過美國比較困難。
其次,預計人民幣將在10年內成為可自由兌換的貨幣,而且有可能在20年后與美元展開競爭。在最近進行的討論中,據認為第一步可能在5年后成為現實。我認為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在2020年、即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以前發生。人民幣將超過歐元和日元,在可自由兌換后3到5年內成為第二強勢全球性貨幣。
第三,據說香港可能在20年內超過紐約,成為全球金融中心。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增長和發展,前兩個預言的實現將對香港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預計香港將逐漸成為占主導地位的全球金融中心。
第四,有人預言,20年后中國企業將占《財富》雜志全球500強企業的一半以上,中國將成為全球制造業大國。今年,有73家中國公司(如果算上臺灣公司的話有79家)榜上有名,與10年前的僅11家相比大幅增加。遺憾的是,其中很多中國企業僅有規模優勢,并非真正的行業領袖;在入選500強的企業中,世界知名品牌并不多。然而,量變引起質變,這些企業能夠在20年內成為真正領先的跨國公司。
第五,預計中國將在科技和教育領域取得重大進展,香港大學有可能在20年內躋身世界前十行列,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可能躋身前20行列。根據科技智庫巴特爾的研究,中國目前約占全球研發支出總額的15%,并將在10年內超過美國的支出。此外,根據官方數字,2011年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超過日本和美國。
最后,中國的航天工業能夠在20年內縮小與美國的差距。如果沒有強大的科技和工業實力,航天工業就不可能取得進展。航天工業還需要得到通信、電子、設備、材料、化工和冶金等行業的有力支持。盡管近年來中國航天工業取得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但專家表示目前仍落后美國至少30年。
這種狀況正在改變。隨著相關行業的更新換代和國家的不斷投入,中國將在20年后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航天大國。中國也許無法趕超美國,但肯定會縮小與美國的差距。
因此,人們有充分理由對今后20年中國的經濟前景感到樂觀。
( 趙廣彬G.Bin Zhao系國際性咨詢公司Gateway International Group創始人兼CEO,并任旗下英文期刊CHINA'S ECONOMY & POLICY《中國經濟與政策》主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