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國稅網訊 2007年3月16日,《企業所得稅法》在“兩會”上表決通過,結束了我國長達20多年的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負不均的“分制”時代。南京國稅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統一后的企業所得稅法對全市招商引資、稅收總量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據南京市國稅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稽管的所得稅納稅戶68597戶,其中內資企業64910戶,涉外企業3687戶。據測算,新法實行將使2007年度內資企業減少所得稅收入11億元左右,外資企業僅減少收入1.3億元左右。
據介紹,《企業所得稅法》主要體現在“四統一”。一是內資、外資企業適用統一的企業所得稅稅法。二是統一并適當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實行20%的照顧性稅率。三是統一和規范稅前扣除辦法和標準。主要有工資、捐贈、研發費用、廣告費等。四是統一稅收優惠政策,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
《企業所得稅法》反映了“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稅制改革精神。南京市國稅局所得稅管理處張迎喬副處長介紹說,將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統一為25%,由于名義稅率下降8%、稅前扣除標準的提高,企業實際稅負大大降低,加上“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新的稅收優惠體系建立,將進一步激發企業自主創新活力,加大結構調整和科技含量,增強內資企業競爭力。
對內資企業來說,絕對是利好。張迎喬介紹說,南京地區的內資所得稅主要收入來源于適用33%稅率的傳統支柱產業,如鋼鐵、石化、煙草及金融等行業。以2005年為例,國稅實現內資所得稅收入51億元,剔除享受15%稅率的高新產業優惠政策的揚子等企業外,稅負降低將直接減少所得稅收入10億元左右。同時由于稅前扣除標準的擴大,如工資扣除等,也將減少所得稅收入1億元左右。
南京易亨制藥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蘇峻說:“兩法”合并對我們內資企業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由于內外資的稅收政策差異,與在同一開發區內的從事抗生素類醫藥產品生產的外商投資企業相比,我公司始終處于劣勢。僅工資、薪金這一項,每年就比同類藥品生產外商投資企業多交企業所得稅70萬元,增加了稅收成本!皟煞ā焙喜氐赘淖冞@一不公平現象。
民營企業南京瑞歐威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長明說:“兩法”合并打破了企業“身份論”,消除了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歧視,反映了“政治上認同,社會上尊重,政策上支持,經濟上保障”的良好發展氛圍。按照統一企業所得稅法擬定的所得稅率,綜合考慮其它因素,公司就會少繳所得稅50萬元,可以將更多的財力用在投入、技改、增強企業發展后勁上。
全國制造業500強的紅太陽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財務總監楊春華說:合并后的稅率總體上降低了。按我們現有經營及盈利狀況及2008年預期目標,所得稅方面將減輕負擔2000多萬元,極其有利于跟外資企業同一“起跑線”上競爭。
溧水縣公信注冊稅務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業務部經理杭小生結合自身情況分析說:我們事務所現有職工26人,2006年共發放工資64.80萬元,2006年允許列支的計稅工資為39.94萬元,應納稅所得額為31.12萬元,應交企業所得稅10.27萬元。若改為據實扣除,可多扣除24.86萬元,應納稅所得額為6.26萬元,應交企業所得稅為1.69萬元,單位收益明顯增加。
兩法合并對實際利用外資會產生一些影響,但影響不會太大。對部分希望享受稅收優惠的外資資本而言,2007年仍是其投資的最后好時機。南京市國稅局國際稅務管理處倪云國處長介紹說,2005年度南京盈利的房地產、物流等非生產性企業應納稅所得額16億元,由此推算2007年度將減少收入1.3億元;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法定稅率由24%和15%統一提高到25%,雖然提高了1%和10%,但很多企業由于正處于“兩免三減半”優惠期,實際稅負率大約在13%左右,同時由于新稅法將有一個5年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對老生產性外資企業稅負影響不大。過渡期結束后老企業實際稅負率將從13%提高到25%,將較大幅度提高南京市財政收入。按2005年度同期口徑大約增加財政收入5億元。
南京市國稅局林崗總經濟師認為,國內有廣大的市場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資地之一,統一稅制是國際慣例,有利于公平稅負,貫徹國民待遇,消除稅收歧視,促進競爭。新法注意保持改革開放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充分考慮了我國的現實情況以及企業和財政的承受能力,客觀上緩解了稅負增加的影響,不大可能“嚇跑”外資,不會對南京稅源經濟的增長產生負面影響。相反,隨著稅收政策的穩定、國民待遇的貫徹、稅收歧視的消除及南京地區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會增強外資入境的信心。
新加坡企業仁恒投資(南京)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陳自力說,作為外資房地產企業,所得稅稅率與內資房地產企業始終是一致的,新的所得稅法使得企業所得稅稅率有較大幅度的下調,可以使外資房地產企業得到減稅的實惠,減輕外資房地產企業的稅收負擔,保守估計每年在1200萬元左右。
港資南京酈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李嵐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在進一步談到現行稅收政策對普通住宅預收房款規定的預交所得稅方面,她認為:內資企業執行20%的預計利潤率,而外資企業執行10%,外資企業在一定程度上較為寬松,兩稅合并后如果相關政策也統一,外資房地產企業更需要在經營方面挖潛,才能與內資企業在同等條件、同等環境下展開公平有力的競爭。
相對一些生產企業而言,“兩稅合一”未必是利好。世界500強LG公司在寧投資的樂金飛利浦液晶顯示(南京)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朱嘉說,公司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將由10%提高到15%。根據公司年均稅務利潤,新法實施預計每年增加所得稅約在1000萬人民幣。雖然稅負增加了,但是從長遠來看不會影響我公司的經營環境,生產經營情況也不會因此有所改變。并表示公司會根據LCD的市場經營環境做出相應的投資計劃,嚴格執行中國稅法制度,配合新法案的實施。
日資企業蜂乃寶本鋪(南京)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財務部郭華說,2007年我公司預計銷售收入超過3000萬元,其廣告費用支出將達到1000余萬元,按照現行稅法對外資企業所得稅的規定,發生的廣告費支出可以據實扣除,兩法合并后,企業能扣除的廣告費用只有大約450萬元,粗略估算,單這一項變動將增加繳納稅款150萬元左右,無疑增加了企業成本負擔。對此,公司密切關注“兩法合并”的具體實施細則,積極探求應對措施。
南京市國稅局林崗總經濟師還表示,從長期看,引進外資的數量會增加,引資質量也必然提高。但不排除短期引進外資的數量會有所下降,因為“兩法”合并統一了內外資企業的稅負,自然會抑制部分內資外流,然后以外資身份回流的“返程投資”現象。
據國稅部門提供的資料,《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對全市財政收入及稅收增長不會造成多大影響。短期內會導致財政減收,據統計推算,新稅法將減少2007年度企業應納稅所得額12.3億元左右。但相對近年來南京經濟和稅收14%的高增長,其減收額在財政可承受范圍之內;長期看,新稅法必將促進稅制結構和經濟結構的優化,為南京經濟增長提供長久的推動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壯大經濟總量,南京財政增收幅度完全能夠彌補因統一所得稅導致的財政減收影響。
南京市國稅局王永茂副局長說,《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后將會體現出“五個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對各類企業實行統一的所得稅制度,合理調整企業所得稅負擔和政策待遇水平,可以促進各類企業在同一稅收制度平臺上開展公平競爭。
二是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升級。通過實行鼓勵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環境以及發展高新技術等以產業優惠為主的稅收優惠政策,可以進一步發揮稅收的調控作用,引導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轉變,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三是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將優惠重點由以區域優惠為主轉向以產業優惠為主;對需要重點扶持的產業繼續實行所得稅優惠政策,可以推動地區經濟發展,逐步縮小東、中、西部地區差距。
四是有利于提高我國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在國內資金比較充足、外貿出口穩步增長的情況下,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調整優惠政策,可以積極引導外資投資方向,在更高層次上促進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五是有利于推動我國稅制的現代化建設。降低法定稅率,調整稅收優惠政策,不僅符合國際稅制改革潮流,而且使我國企業所得稅制更為現代化,對于促進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發展的后勁具有重要作用。(林國穗)
據介紹,《企業所得稅法》主要體現在“四統一”。一是內資、外資企業適用統一的企業所得稅稅法。二是統一并適當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實行20%的照顧性稅率。三是統一和規范稅前扣除辦法和標準。主要有工資、捐贈、研發費用、廣告費等。四是統一稅收優惠政策,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
《企業所得稅法》反映了“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稅制改革精神。南京市國稅局所得稅管理處張迎喬副處長介紹說,將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統一為25%,由于名義稅率下降8%、稅前扣除標準的提高,企業實際稅負大大降低,加上“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新的稅收優惠體系建立,將進一步激發企業自主創新活力,加大結構調整和科技含量,增強內資企業競爭力。
對內資企業來說,絕對是利好。張迎喬介紹說,南京地區的內資所得稅主要收入來源于適用33%稅率的傳統支柱產業,如鋼鐵、石化、煙草及金融等行業。以2005年為例,國稅實現內資所得稅收入51億元,剔除享受15%稅率的高新產業優惠政策的揚子等企業外,稅負降低將直接減少所得稅收入10億元左右。同時由于稅前扣除標準的擴大,如工資扣除等,也將減少所得稅收入1億元左右。
南京易亨制藥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蘇峻說:“兩法”合并對我們內資企業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由于內外資的稅收政策差異,與在同一開發區內的從事抗生素類醫藥產品生產的外商投資企業相比,我公司始終處于劣勢。僅工資、薪金這一項,每年就比同類藥品生產外商投資企業多交企業所得稅70萬元,增加了稅收成本!皟煞ā焙喜氐赘淖冞@一不公平現象。
民營企業南京瑞歐威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長明說:“兩法”合并打破了企業“身份論”,消除了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歧視,反映了“政治上認同,社會上尊重,政策上支持,經濟上保障”的良好發展氛圍。按照統一企業所得稅法擬定的所得稅率,綜合考慮其它因素,公司就會少繳所得稅50萬元,可以將更多的財力用在投入、技改、增強企業發展后勁上。
全國制造業500強的紅太陽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財務總監楊春華說:合并后的稅率總體上降低了。按我們現有經營及盈利狀況及2008年預期目標,所得稅方面將減輕負擔2000多萬元,極其有利于跟外資企業同一“起跑線”上競爭。
溧水縣公信注冊稅務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業務部經理杭小生結合自身情況分析說:我們事務所現有職工26人,2006年共發放工資64.80萬元,2006年允許列支的計稅工資為39.94萬元,應納稅所得額為31.12萬元,應交企業所得稅10.27萬元。若改為據實扣除,可多扣除24.86萬元,應納稅所得額為6.26萬元,應交企業所得稅為1.69萬元,單位收益明顯增加。
兩法合并對實際利用外資會產生一些影響,但影響不會太大。對部分希望享受稅收優惠的外資資本而言,2007年仍是其投資的最后好時機。南京市國稅局國際稅務管理處倪云國處長介紹說,2005年度南京盈利的房地產、物流等非生產性企業應納稅所得額16億元,由此推算2007年度將減少收入1.3億元;對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法定稅率由24%和15%統一提高到25%,雖然提高了1%和10%,但很多企業由于正處于“兩免三減半”優惠期,實際稅負率大約在13%左右,同時由于新稅法將有一個5年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對老生產性外資企業稅負影響不大。過渡期結束后老企業實際稅負率將從13%提高到25%,將較大幅度提高南京市財政收入。按2005年度同期口徑大約增加財政收入5億元。
南京市國稅局林崗總經濟師認為,國內有廣大的市場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資地之一,統一稅制是國際慣例,有利于公平稅負,貫徹國民待遇,消除稅收歧視,促進競爭。新法注意保持改革開放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充分考慮了我國的現實情況以及企業和財政的承受能力,客觀上緩解了稅負增加的影響,不大可能“嚇跑”外資,不會對南京稅源經濟的增長產生負面影響。相反,隨著稅收政策的穩定、國民待遇的貫徹、稅收歧視的消除及南京地區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會增強外資入境的信心。
新加坡企業仁恒投資(南京)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陳自力說,作為外資房地產企業,所得稅稅率與內資房地產企業始終是一致的,新的所得稅法使得企業所得稅稅率有較大幅度的下調,可以使外資房地產企業得到減稅的實惠,減輕外資房地產企業的稅收負擔,保守估計每年在1200萬元左右。
港資南京酈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李嵐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在進一步談到現行稅收政策對普通住宅預收房款規定的預交所得稅方面,她認為:內資企業執行20%的預計利潤率,而外資企業執行10%,外資企業在一定程度上較為寬松,兩稅合并后如果相關政策也統一,外資房地產企業更需要在經營方面挖潛,才能與內資企業在同等條件、同等環境下展開公平有力的競爭。
相對一些生產企業而言,“兩稅合一”未必是利好。世界500強LG公司在寧投資的樂金飛利浦液晶顯示(南京)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朱嘉說,公司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將由10%提高到15%。根據公司年均稅務利潤,新法實施預計每年增加所得稅約在1000萬人民幣。雖然稅負增加了,但是從長遠來看不會影響我公司的經營環境,生產經營情況也不會因此有所改變。并表示公司會根據LCD的市場經營環境做出相應的投資計劃,嚴格執行中國稅法制度,配合新法案的實施。
日資企業蜂乃寶本鋪(南京)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財務部郭華說,2007年我公司預計銷售收入超過3000萬元,其廣告費用支出將達到1000余萬元,按照現行稅法對外資企業所得稅的規定,發生的廣告費支出可以據實扣除,兩法合并后,企業能扣除的廣告費用只有大約450萬元,粗略估算,單這一項變動將增加繳納稅款150萬元左右,無疑增加了企業成本負擔。對此,公司密切關注“兩法合并”的具體實施細則,積極探求應對措施。
南京市國稅局林崗總經濟師還表示,從長期看,引進外資的數量會增加,引資質量也必然提高。但不排除短期引進外資的數量會有所下降,因為“兩法”合并統一了內外資企業的稅負,自然會抑制部分內資外流,然后以外資身份回流的“返程投資”現象。
據國稅部門提供的資料,《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對全市財政收入及稅收增長不會造成多大影響。短期內會導致財政減收,據統計推算,新稅法將減少2007年度企業應納稅所得額12.3億元左右。但相對近年來南京經濟和稅收14%的高增長,其減收額在財政可承受范圍之內;長期看,新稅法必將促進稅制結構和經濟結構的優化,為南京經濟增長提供長久的推動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壯大經濟總量,南京財政增收幅度完全能夠彌補因統一所得稅導致的財政減收影響。
南京市國稅局王永茂副局長說,《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后將會體現出“五個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對各類企業實行統一的所得稅制度,合理調整企業所得稅負擔和政策待遇水平,可以促進各類企業在同一稅收制度平臺上開展公平競爭。
二是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升級。通過實行鼓勵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環境以及發展高新技術等以產業優惠為主的稅收優惠政策,可以進一步發揮稅收的調控作用,引導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轉變,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三是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將優惠重點由以區域優惠為主轉向以產業優惠為主;對需要重點扶持的產業繼續實行所得稅優惠政策,可以推動地區經濟發展,逐步縮小東、中、西部地區差距。
四是有利于提高我國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在國內資金比較充足、外貿出口穩步增長的情況下,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調整優惠政策,可以積極引導外資投資方向,在更高層次上促進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五是有利于推動我國稅制的現代化建設。降低法定稅率,調整稅收優惠政策,不僅符合國際稅制改革潮流,而且使我國企業所得稅制更為現代化,對于促進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發展的后勁具有重要作用。(林國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