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07年4月30日 ,滬深兩市已公布2006年報的1474家上市公司共實現凈利潤3718.17億元,同比增長46.8%。2007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凈利潤更是高達1144.73億元,同比增長達99.99%。據此,關于公允價值導致上市公司利潤劇增的說法甚囂塵上。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因果倒置的觀點。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尤其是2007年第一季度凈利潤的顯著提升,是宏觀經濟形勢和股權分置改革雙重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在新會計準則中導入公允價值所致。當宏觀經濟形勢向好,股權分置改革給投資者帶來財富效應時,采用歷史成本將抹殺這些“改革紅利”,而采用公允價值則將改革成果予以明示,對投資者的決策更具相關性。況且,如果繼續沿用歷史成本而不是公允價值,上市公司2007年第一季度對外披露的經營業績增幅可能更大。